刺鳥群被驅散,新首領的競爭至少需要半天才能出結果。
程野回到藍區后,預防還有新的刺鳥群來襲,沒急著下令拆包,而是先規整起物資的存放位置與取用規則。
“物資里有二十五輛板車,優先組裝出來,分五輛給拓荒隊。”
“居住單元的預制板不用急著搬,直接堆在路邊平整處,用的時候再拖,省得來回折騰。”
“廢棄民居也不用拆,咱們優先清理鎮子空地上的碎石,把地基簡單弄平,天黑前先搭一些居住單元出來。”
“清理用的工具備貨很足,孫大正你負責發放,先把清理隊拉出來,其他人去研究居住單元的安裝方式。”
“黃亮,分發一下這些子彈,巡邏隊員每人一個滿彈匣,拓荒隊不用帶槍,只領鐵鍬、斧頭這些工具就行。”
“.”
程野語速平穩,指令條理分明。
廢土里開荒,講究的就是快、準、狠。
快,不是盲目拆廢墟、清空地,而是先搭營地雛形框架,有了框架才能定防線、劃警戒區,連哨塔和民居的位置都得跟著框架來,主次絕不能亂。
準,是精準把控節奏,比如拓荒該往哪個方向走、危險點位該優先排查哪里、建筑該選在哪塊地,把人力用在刀刃上,不做無用功。
狠,則是放棄不必要的講究,現代建板房要清雜草、拔樹根、澆筑墊層,沒幾天完不成,可廢土哪有這條件?
找塊相對平整的地,預制板直接鋪上去就行,精細活等考核結束、材料到位了再補。
吩咐完又等了十多分鐘,天邊始終沒再出現刺鳥的影子。
程野終于抬手:“拆包!拆下來的麻繩放我右手邊,防水布按規格疊好放左手邊,別亂堆!”
人群“嘩”地散開,從廢棄建筑里奔出來,熟練地割開束縛物資的麻繩。
能在廢土活下來的人,主觀能動性都強得驚人。
程野根本不用多指揮,有人自動收麻繩,有人分類疊防水布,連半大的孩子都沒閑著,要么幫大人拽麻繩,要么抱著小塊防水布往指定位置送,整個場面忙而不亂,透著股井井有條的默契。
居住單元的預制板是物資的大頭,被整齊地堆在路邊,陽光照在板身上,能看到表面光滑的壓紋。
程野連續抽查了不同批次的三塊預制板,意外發現這批板材質量竟然極好。
板身連一道細小的裂紋都沒有,根本不像是用回收舊料壓制的,反倒像新出廠的成品。
而等到一箱一箱的連接件拆出來,忽的有居民大喊道:
“大人,這里有您的信!”
“我的信?”
程野愣了下,從那名居民手里接過一個牛皮紙信封。
看清封面上的字跡時,嘴角立刻扯出笑意。
信封上用潦草卻有力的筆鋒寫著兩行字:【遞送大波鎮承包檢查官程野,使用物資前請閱】
落款是【新紀35年8.4,劉畢】。
“是b哥的信!”
程野心里一暖,快步走到旁邊廢棄的臺階上坐下,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
從劉畢去工業區到現在,其實才一個半月,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太密集了,先是替身海星的威脅,再是行者的蹤跡,還有上百萬遷徙者涌入幸福城。
每個人都被推著往前跑,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以至于他竟有種和劉畢分別了很久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