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仍舊很滿的食盒,帶著批注了紅字的文章,程子堅不知所措地走出了上舍學齋。
勸了好幾回,也沒能把這食盒送出去,他著實是困惑。
剛認識韓礪的時候,對方就說過從不好飲食之事。
但在自己力勸之下,韓兄還是收了那燒麥、糯米飯,另還有黃饃饃。
此后每每來送早飯,就再也沒有被拒絕過,甚至昨天中午才吃了那豬腳飯,韓兄還特地囑咐自己記得給錢。
另還有,先前放在自己這里的那貫錢,也壓根沒有用完啊!
怎么一夜之間說不要,就不要了?
既如此,錢要退嗎?
他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心中七上八下。
韓兄說不用每日送吃食過來,可他沒有了這個由頭,難道空著手來請對方幫自己批改文章,再問許多問題?
如此厚顏無恥的事,程子堅當真做不到。
何況,這個“不必每天”,是每天都不必,還是不必每一天?
當著韓礪的面,程子堅不敢細問,深怕對方一句“每一天都不必”說出來,就再也沒有回旋余地。
他百思不得其解地回了外舍的學齋。
公試在即,時辰雖然還早,屋舍里卻已經坐了不少人。
程子堅已經吃過了,況且他昨晚、今早都吃的饅頭,實在不想留到午飯再吃,便把那食盒放到桌上,尋幾個走得近的同窗問道:“吃了沒?我這里多買了些饅頭,另還有豆漿飲子。”
不多時,就有沒買早飯的人圍了過來,把那饅頭、豆漿各分了,又要給錢。
程子堅忙說不用,道:“不過幾個饅頭,兩筒豆漿飲子,有什么好給的!”
眾人便道:“那中午大家伙點幾個菜,一起吃就算了——子堅不用出,就當早上這頓還的。”
太學生湊一桌點菜吃飯,能吃到多幾個不同的菜色,錢也花不多兩個,是很常見的做法。
有來有往的事情,程子堅也沒有拒絕。
然而邊上已經有同窗問道:“今天中午連你們都要吃膳房了嗎?宋小娘子甚時再做豬腳飯?子堅,記得幫我訂上一份啊!”
程子堅無奈。
其余人吃饅頭也吃得垂頭喪氣的。
“涼了。”
“羊肉冷得結油了,有點膻——宋攤主做的燒麥也用羊肉,就不會結油,也不會膻!”
有那看不下去的人道:“你哪一回買宋記的燒麥能等到它冷到結油了?不半路吃光就不錯了!還結油!”
“這紅豆饅頭也不中吃,豆子粒都沒煮透的,甜得也不好,膩膩的,不如前次宋小娘子做的黃饃饃!”
“你們這幾個,吃人家子堅的,還在這里挑三揀四!”
“唉,哪里是說子堅的不是了!”
“真不是那個意思!”
程子堅早上吃的時候饅頭還是熱的,雖說覺得比不上宋記的吃食良多,但也不至于不能吃,然而此時見得眾人反應,忽然隱隱醒悟過來。
——宋記的糯米飯也好,燒麥也好,哪怕是湯,都一直是燙的,幾乎是一離汽就進了食盒,自己趁熱送去韓兄手上。
今日買的饅頭,那饅頭才拿到就已經是溫的,送到韓兄那的時候,估摸著也涼了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