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開鑿六塔河,當時也是吵成一片,并非沒有反對者,學生們雖半懂不懂,自認懂了,此時也跟著吵起來。
有人還不知從哪里得了韓礪先前議論水事文章,另還有其余反對者文章,一起為了這六塔河該不該修吵得天昏地暗,索性把各自先生拖了下水,再吵一遍。
吵到后來,幾乎已經沒有人記得當時是為了什么吵架,更無人去管韓啊蔡啊的,只顧著自己到底能不能爭贏。
被水阻在半路的一群去往滑州學生,自然還不知道京中次第發生了什么。
次日一早,眾人按著時辰收拾好了,在祠堂聚集,里頭早擺了大大蒸籠——籠中躺的全是饅頭。
村子里肉不好找,雞蛋卻好買,宋妙就將雞蛋用了個齊活。
那饅頭有香菇胡蘿卜雞蛋餡的,韭菜雞蛋餡的,豬油拌茱萸碎油菜心餡的,還有一個茱萸碎炒酸腌菜雞蛋餡的。
饅頭們該香的香,該甜的甜,該酸的酸,該辣的辣,個個皮薄餡大,白白胖胖。
里頭最受歡迎的不是韭菜雞蛋,而是香菇胡蘿卜雞蛋餡。
香菇是干香菇泡發,比起鮮貨的菌菇味更厚更香,雞蛋炒得非常蓬松,包得也蓬松,明明已經炒過再蒸,吃著居然還是嫩滑的,又有那胡蘿卜因切得大小顆粒合適,以至于熟得剛剛好,咬下去既有一點甜甜的汁液,又不至于過軟過硬。
宋妙還補下了一點蝦皮,提那鮮味。
這一個饅頭吃下去,雖然吃的全是食材本味,但因餡料調制的好,菌菇、雞蛋、胡蘿卜、蝦皮之間互相沾染借味,使得菌菇更鮮、雞蛋更香、胡蘿卜更甜,又有那饅頭皮被那蒸出來的湯汁精華浸了一點點,浸潤的胡蘿卜紅部分特別香甜。
早飯宋妙給配的米茶。
拿大米炒制,不放油,炒成焦黃色,直接用水煮開,喝起來焦米香味很濃,微微甜,微微澀,但是并不苦口,很有風味。
吃完饅頭,邊上又有干荷葉包好的人頭餅。
大大一張疊在竹簍里,又有單獨荷葉包的菜裝在帶了熱炭的食盒里,雞蛋炒酸腌菜、茱萸碎炒胡蘿卜絲、素炒香菇絲——是給眾人中午拿來就餅的。
一行人睡得飽飽的、吃得飽飽的出發量測,又有韓礪逐一教,一個一個帶著做,連躲懶都找不到理由。
忙到中午,找幾塊石頭,拿油紙墊著坐下來吃飯。
餅冷了,竟是依舊柔軟得很,吃起來還筋道,涼餅夾熱菜,叫那餅也變得溫了,菜也沒那么熱了,可以一大口一大口的吃,本就好吃,還餓了,更好吃了,滋味十足。
晚上回來,主食吃的是飯,但一坐下來,見得那端上來的一大盆香炸魚塊,眾人顧不上吃飯,人人搶著先去拿魚塊吃。
魚塊裹了面糊去炸,剛出鍋不久,外皮非常酥脆,薄薄一層,一咬就是“咔嚓”一聲。
熱油把魚的油脂都逼了出來,被殼包在里頭,還滾燙著,非常鮮香,尤其吃到肚腹肉的時候,最肥的肚子那一塊地方時能咬出油汁來的,尤其好吃,還帶一點糯口,魚背則是很緊實、干香。
這魚塊完全炸透了,通身都是香的,咸鮮辣,很好的把那一股草魚的泥味給去了個干凈,不但是肉,就連骨頭都可以嚼著吃——尤其是尾巴骨,又酥又香。
飯還沒吃,一群人就干掉了一盆香炸魚塊。
一時吃飽,眾人收拾東西,正要各自回屋,那盧文鳴卻是忽然被人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