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溫迪依舊如往常般早早地醒了。
這個20歲出頭的年輕女孩臉貼著柔滑的枕套,時不時伸手打著哈欠。
淡黃色的光線如同薄霧般漫進狹小的房間里。
并非純粹自然的陽光,而是人造光線。
伴隨著一陣機械嗡鳴,通風系統加大了換氣頻率,將循環過濾后的空氣泵入每個居住艙。
帶著一絲消毒水和合成氧氣的冰冷氣味。
是的,溫迪所身處的并非地面上的城鎮,而是一座地下避難所。
微微仰起頭來,溫迪的視線落在了對面墻上那張泛黃的植物圖鑒上——那是她從避難所舊物回收處偷偷保存下來的。
圖鑒上的向日葵,正朝著一個叫“太陽”的東西生長。
看著看著,溫迪不禁揉了揉眼睛。
和以前一樣,昨晚她又夢見地面上的生活了。
夢里她站在一個巨大無比的空間里。
沒有金屬天花板,沒有嗡嗡作響的通風管道,只有一片無邊無際的藍色穹頂——那顏色比她在水培實驗室最健康的藻類還要清澈。
空氣里是濕潤的、帶著腥甜的泥土味,還有某種令鼻腔發癢的植物芬芳。
光線也不一樣。
不是避難所照明系統那種均勻的慘白,而是流動的、有溫度的光芒。
想到這,溫迪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些許惆悵之色。
“地面上的世界,現在到底是什么樣了?”
隨著時間來到6點30分,墻上的顯示屏自動亮起,顯示出了今日的避難所公告。
早上的個人房間衛生整理、聆聽監督者晨間訓詞、分批使用公共洗漱設施、領取合成營養套餐。
上午的日常勞作。
中午的集體觀看教育影片和居民社交。
下午的日常勞作加例常生活壓力測試。
傍晚的禮堂集會、強制適齡居民參加的生育促進課程。
一樣一樣,全部都給安排得明明白白。
穿衣疊被,整理儀表,溫迪來到了房間門口。
她亮出左臂佩戴著的居民手環,對準了門口的裝置。
伴隨著“滴”的一聲,裝置屏幕上亮出了幾行字。
【姓名:溫迪·卡特】
【年齡:20歲】
【性別:女】
【婚姻情況:未婚】
【公民健康狀況:良好】
【今日輪值區域:水循環處理站】
當溫迪走出房間時,走廊上已經排起了洗漱的長隊。大家機械地咀嚼著合成營養塊,碎屑帶到洗的發白的淺藍色制服前襟上。
是的,這里的每一個人都穿著制服。
這是避難所里不可動搖的規矩之一。
目的是讓每一個居民意識到大家屬于一個集體。
溫迪抬起頭來時,她看見走廊上的顯示屏正播放著今日的避難所新聞。
“本月農作區產量提升2.7%,感謝辛勤工作的公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