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右臂則是一只巨大的煉金動力爪,還擁有可替換的工具接口。
他的左腿同樣是煉金義肢,并且呈現出了功能至上的機械美學。主體結構由黑鋼和黃銅鑄造而成,線條硬朗,傾角分明。整條腿比原生肢體更粗壯一圈,蘊含著十足的動能。
在諾薇的幫助下,雙方就此開始交流。
“你好,我是克朗王國的將軍多羅。”指揮官開口說道。
由于佩戴呼吸器的緣故,他的聲音明顯帶有嘶嘶的金屬聲。
“你好,我們是來自于蔚瀾星的人類文明。此行是專程來拜訪凱登特星的。”離野回答。
從多羅的口中,他得知了凱登特星的現狀。
斯科德文明目前分裂成了十幾個煉金王國,彼此都在互相征戰中。
至于離野之前所見到的那十幾座從地面延伸到太空的巨型尖塔,那其實是一個個煉金王國。
在這一點上,煉金王國和阿瑪特星的納哈什文明有點類似。
雙方都是因為極端的星球地質環境,而被迫選擇以尖塔這種巨型建筑來集中資源人口,以便謀求生存和發展。
接下來的時間里,多羅簡述了凱登特星的歷史。
在太陽系中,并不是所有外星文明都擁有和蔚瀾星這樣條件良好的星球。
凱登特星是一顆巖石星球。
但是其90%以上的礦物金屬資源都位于地下深處。
與人類一樣,斯卡德文明從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階段逐步發展過來的。
其選擇走向獨特的煉金科技之路,并非出于哲學或美學的選擇,而是在星球環境極端惡劣、地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所做出的選擇。
由于地殼資源匱乏,斯卡德文明無法高效獲取易于冶煉和利用的高純度金屬礦脈,因此無法像人類文明一樣開啟工業革命,迎來井噴式的科技發展。
勘察到地下深處存在著的礦物金屬資源后,斯卡德文明就此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大挖掘時代”。
由于沒有進行過工業革命,因此他們無法像人類文明那樣輕松掌握蒸汽能、電能。
這導致他們的機器從一開始就是能量轉化效率低下并且特性怪異——這便是煉金科技的前身。
而在這顆巖石星球極端貧瘠的地表之下,并非全是死寂的巖層,還有多層奔騰著的、充滿活性能量的浩瀚液體海洋。
海洋里的海水,是一種成分極其復雜、蘊含著巨大原始能量的液體。
斯卡德文明將海洋命名為“源海”,將海水命名為“源漿”。
源漿簡直是萬金油。
它既可以在加工為高效率的工業燃料,也可以在用于愈合傷勢、再生肢體,甚至是強化人體肌肉,增強五感。
在提煉和實驗的過程中,斯卡德文明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煉金體系。
總結起來,煉金科技是斯卡德文明在極端困苦條件下發展出來的,亦是其對于資源稀缺和惡劣環境的一種艱難而扭曲的適應。
在這個外星文明里,“理解、分解、重構”的煉金哲學,取代了“發現、提煉、制造”的工業哲學。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