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心中感動,“有您這番心思,將來,一定是國泰民安的好世道。我大宣,也會千秋萬代。”
李君策看了她一眼,勾唇道:“張口便是千秋萬代,怎么總是一副佞臣作派,時時想著奉承孤。”
相宜輕咳兩聲。
她想了想,嘆道:“我自幼受訓于祖父,知道商賈存世不易,染上些許阿諛奉承的壞毛病,也是不得已。”
“來日您登上大寶,該改改這國策,多給商賈些活路。”她話鋒一轉。
李君策就知道,她不會只是吹兩句好話。
“別太貪心了,本朝開國以來,商賈已算好過的了。商賈太多,傷的是農桑的根本,人人都想著經商,誰來種地?”
相宜不同意,“也不是誰都能做好商賈,若是日后糧種好了,百姓們不必家家戶戶都種糧食,還能種些旁的東西,商賈多了,他們的東西賣上好價,日子也能好過些。”
“你說的容易,你那糧種,孤還沒瞧上一眼呢。”
相宜就差拍胸脯了,自信道:“您放心,絕不叫您失望。”
“但愿如此。”李君策一字一頓,說著,轉而在她身邊坐下,“若真能叫百姓不愁糧食,那孤這一生,便算沒白忙活。”
“你只想做這一件事?”
“這件事還不夠重的?”
李君策瞥她一眼,“古往今來,那么多帝王,有誰真的讓全天下的百姓吃穿不愁了?”
這倒是。
“其實也不一定非得是米面,咱們也能試試別的。”
李君策好奇,“別的?”
相宜點頭,跟他說從前見過的海貨。
“這么大,仿佛是叫黃獨,蒸食,粉糯綿柔,我覺著,比饅頭好,而且聽從海上回來的人說,這東西只需切下莖塊埋進土里,就能活!長得也快!”
“還有一種紅的,甜絲絲的,更香甜。”
李君策不大信,“世上還有這般糧食?”
相宜點頭,“海那邊好東西多著呢!”
“孤知道,時常有人送些海外的珍惜東西進朝。”
“那些珍惜之物,不過是貴重,恐怕不能食吧?”相宜笑道。
李君策不言語了。
相宜提議,“等來日,您派一批人專門下西洋,自然就能把這些東西帶回來了。”
“你說的容易,海上多風暴,出去的人,多是九死一生!”
“那便造大船啊,總能想出法子的,既知道海那邊有好東西,怎能不去呢?”
李君策已經有些動心。
一轉臉,發現相宜興致勃勃,眼神發亮地看著他。
他回過神,數落道:“說你是奸佞,你還不樂意。孤還沒登基呢,就攛掇孤做這做那,瞎安排。”
相宜笑出聲,“也不是非得您登基后再做,有些事,此番回去咱們就得做了,若是好的,陛下應當也會同意吧。”
她看著天空,眼神期待,“便說出海這一項,不止朝廷能派人,也能放寬些,許百姓出海。若是能帶回一兩樣有用的,那也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李君策起身,點頭,“不錯,等回了京,孤便下令,先將薛卿放出海去,薛卿大才,必能有所斬獲。孤百年后的名聲,全寄托在你身上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