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的歷史與榮光在口口相傳中繼承,而最堅定的信念與目標而隨之而來:終有一日,當軍團再次齊聚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道路會拯救這支曾經強大無比的天軍。
第二軍團曾經輝煌無限,他們是僅次于暗黑天使的老牌力量,他們曾于第一軍團一起,在泰拉統一戰爭的無盡煉獄之中并肩作戰,消滅了數不勝數的可怕對手:這些敵人的存在甚至不允許被記錄,而它們所使用的可怕遺珍中不那么致命的一部分,就被分進了屬于第二軍團的【密庫】之中。
兩個軍團的聯手與默契是曾讓帝皇都為之驕傲的存在,當第一與第二軍團緊密配合,不惜一切的時候,他們甚至有能力真正的威脅到全力以赴、與寂靜修女并肩作戰的禁軍萬夫團。
那是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最值得懷念的歲月:在統一戰爭末期的春秋鼎盛之時,軍團的戰士達到了五萬之多,甚至能夠隱隱挑戰當時陷入了內部紛爭的六翼天軍。
但是隕落,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伴隨著人類之主那不問人知的原體計劃的進行,第二軍團也出現了小小的問題:他們的基因種子出現了某些無法用任何科學手段來解釋和解決的問題,很大一批基因種子成為了廢品,根本無法培育出新的戰士。
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第二軍團,一直到今天,他們的基因種子的配比率依舊不高,有大量的基因種子被判定為無法使用,嚴重限制了他們的征兵與擴充。
在這樣的打擊下,軍團出現了衰落的征兆,而作為最強大的軍團之一,大遠征早期的無數戰爭更是需要他們全力以赴:如此此消彼長之下,軍團的規模日益萎靡,無法支撐起曾經龐然的戰術,各個分支的爭吵也隨之愈演愈烈。
最后,便是分裂。
但即便如此,輝煌的往昔依舊停留在每一名戰士的心中,這成為了他們的信念,他們堅信著,終有一日,軍團會涅槃而生:燃起這涅槃之火的,也許是帝皇,也許是他們自己,又也許是那個他們從未謀面的基因原體。
這樣的堅信伴隨著最為痛苦與劇烈的遠征,持續了整整幾十年之久:老兵離去,新血繼承,而在那些逐漸變得成熟、理性與穩重的面容之下,時刻都隱藏著一顆充滿了少年一般幻想的心臟。
他們的軍團,究竟會是什么樣子?
他們的原體,又究竟是何等的人物?
無數戰士抱著這樣的困惑與遺憾而死去,而又有更多的新血,懷揣著這樣的憧憬,接過了他們的衣缽與武器,在大遠征的無盡浪濤之中,堅守與戰斗。
直到人類之主的聲音,在時隔了幾乎整整一代人的時間之后,再一次降臨在了每一個第二軍團的戰士的耳邊。
集結。
僅僅是最簡單的命令,就將整個軍團彌合了起來,在一個被帝皇所指定的星系之中,曾經分道揚鑣的各支艦隊相繼從不同的方向涌現真身,他們中的有些人不辭辛苦地跨越了大半個銀河,只為了在恒星的照耀下,觀察著那些從未謀面的戰斗兄弟。
無數的重逢在這顆無名的恒星的見證下出現,那些失落了幾十年的友誼在須臾之間便再一次地熊熊燃起,兄弟與兄弟緊緊相擁,回憶著在泰拉上的過往。
但這樣的溫馨只是少數的,在大多數時候,當那些泰拉老兵來到其他戰艦上,尋找著曾經的戰友的時候,他們只會在那些熟悉的職位與軍銜上,看到一張張陌生的青澀面容。
在幾十年前,當第二軍團在最后一次紛爭后,走向四分五裂的時候,整個軍團只有大約一萬四千多名戰士,而在這各個艦隊自由發展的時間中,整個軍團的人數有了稍微的提升。
當基因原體被發現的消息,在所有的戰艦中回蕩的時候,聚集在這個星系之中的阿斯塔特戰士,在一萬八千左右:其中,第一艦隊是最龐大的力量,他們的兵力超過了一萬人,這支由軍團長親自率領的艦隊雖然平平無奇,并沒有更多的獨特力量,但是他們的穩定與老辣卻恰恰是一個軍團真正的基石。
而有些艦隊的情況則是要更為凄慘一些:譬如說追求靈能力量與技巧的第三艦隊,他們似乎遭遇了許多災難性的靈能事故:雖然憑借著凡人輔助軍的力量,這支艦隊依然擁有著發動征服的能力,但是他們的阿斯塔特戰士,甚至連一千人都不到了。
而躬耕于陰影之中的第四艦隊的情況,也并不比第三艦隊好上太多,他們的兵力超過了一千,卻也僅此而已了。
這兩支艦隊加起來,也不過是堪堪兩千人左右,僅僅相當于樂于探索遺跡的第二艦隊的大半兵力。
反倒是那些熱衷于與凡人相處的第六艦隊,擁有著一只僅次于第一艦隊的龐大力量,他們的功勛是最少的,但是第二軍團的戰士從不把地位與榮耀看的太重。
而這些不屬于軍團主流的戰士還帶回了另一個信息:在場的并不是第六艦隊全部的力量,第六艦隊的一部分力量在途徑達摩克里斯灣的時候,消失在了一場突如其來的亞空間風暴之中,初步估算,他們是在無法突破風暴之后,選擇冒險跨越了那個空曠的星區,而至今也是杳無音訊。
那支艦隊擁有著一千多名阿斯塔特戰士,如果沒有遇到可怕的對手的話,也是一股足以獨立生存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