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很難說哪一方會是勝券在握的:佩圖拉博看起來距離赫魯德人的核心據點更近,但在多恩的軍隊面前,卻盤踞著數量最為龐大的異形兵團,他們身后的各個連隊與大營,也無一不是在血與火傾瀉著漫長的絞肉戰。
一位【戰爭中的基利曼】。
他們的形體被她指引,他們的靈魂被她容納。
與生俱來的強大天賦、多線程的思考能力、一手經營出阿瓦隆三百世界的恢弘氣度、以及原體中最為豐富的跨軍團指揮作戰經驗:所有的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被不斷的混合、雜糅并焊接在了一起,最終塑造出了如今的蜘蛛女皇,一個由邏輯與經驗堆砌起來的怪物。
她將每一秒鐘掰成了四份,兩份給破曉者,剩下的則是平攤給鋼鐵勇士和帝國之拳,她會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里,就將整個第二軍團的戰線進行一次從頭到尾的微觀調整,拉回那些孤軍深入的隊伍。錨定每個至關重要的目標,并計算出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哪個戰區的破曉者連隊任務最重?他們最需要的戰術物資又該如何排列?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歸類匯總,最終消失在軌道主數據流的吟唱聲中。
而摩根已經維系這樣的計算量將近半個世紀了,她已經成為了原體中第二個拿起了【羽毛筆】的人物,雖然依舊要燃燒部分的靈魂儲備用以進行熱量支撐,但現在的阿瓦隆之主在指揮一場區區星系級別的戰爭之余,還能輕松愜意地抽出時間,來與自己的女兒聊著完全不相關的事情,以做解壓。
她就是最偉大的戰爭之人:唯有基利曼能與她媲美。
那足以令牧狼神荷魯斯頭痛不已的,沙沙作響的羽毛筆,如今被摩根緊握在了掌中,肆意地譜寫著軍團的樂章:阿瓦隆之主每隔三分鐘的時間,就會將整座戰場重新篩選一遍,從地面上的壕溝與碉堡到星系邊緣進行躍遷的補給船只,都無法逃脫摩根在邏輯領域與亞空間領域中的雙重天羅地網。
從摩根的角度來看,鋼鐵之主和帝拳之主的親衛部隊就像是兩把并駕齊驅的匕首,刺入了赫魯德人的骯臟血肉之中,它們偶爾會拉開微小的差距,但是落后的那一方很快就會覺察到自己的劣勢,并以最快的速度迎頭趕上。
就這樣,這場針對于赫魯德如的戰爭已經過去了六個小時,而自從多恩和佩圖拉博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個小時相繼進行登陸作戰后,摩根的每一個五分鐘基本都是這樣度過的:但與想象的不同,現在的蜘蛛女皇不但沒有半分的疲憊,反而顯得有些容光煥發。
雖然多恩和佩圖拉博各自的登陸地點稱得上相去甚遠,但不知道是他們本身的能力過強,還是冥冥之中的血脈使然,這兩位原體似乎都能隱約間感覺到對方的位置,并推測出對方的推進進度,這讓他們的戰爭競賽變得焦灼且激烈,充滿了超越和反超越。
畢竟時光在流逝,每個人也都在進步,如今的阿瓦隆之主已經不是冉丹戰爭時期那個需要燃燒寶貴的靈魂儲備,才能指揮調度星系級別戰爭的【新手】了,她已經開創并執掌整個遠東邊疆將近半個世紀之久:橫跨數十個星區,三百個核心世界以及成千上萬顆附屬星球的龐大國度,單單是維持它的日常運轉以及穩步擴張的計算量,就遠比任何一場星際戰爭都更巨大。
事實上,如果橫向對比,在過去的三個小時里,第四軍團在這場遠征中的傷亡率甚至達到了一個歷史最低點:最鮮明的體現就是,丹提歐克的第十四大營,居然不是傷亡數字最少的那一個了。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沒有了多恩的指揮后,也許是為了趕上自家基因之父的腳步,帝國之拳的傷亡率反而上漲了不少:雖然第七軍團的【傷亡高峰】比起第四軍團的【傷亡低谷】,依舊差著一個巨大的量級就了。
可真正讓摩根感到好奇的還不是這個,而是那只在戰爭地圖上飛速前進的黃色圖標,那象征著由多恩親自率領的隊伍:令阿瓦隆之主沒想到的是,那個在她的印象中總是沉穩且嚴肅的多恩,居然真的會默許佩圖拉博的邀請,與他進行這么一場有違因維特人一貫原則的戰爭競賽么?
他居然真的:會在意與佩圖拉博之間的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