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如此,馬卡多也沒有多說些什么,他又不是那些不懂亞空間的外行,他知道摩根接下的這個任務有多么離譜:在亞空間中探尋與一位可能的混沌神明有關的蛛絲馬跡?
說真的,要不是摩根在這方面早就債多不壓身了,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接下這項送死的委托。
與此同時,掌印者送出的酬勞也是足夠誘人的。
在足以寫滿一張紙的【科技專利分享目錄】中,最讓蜘蛛女皇感興趣的,莫過于人類之主當初修建帝皇幻夢號時,遺留下來的科技藍圖與數據信息,雖然其中的大多是都已經過時了,但依舊是足以讓人瘋狂的無價之寶。
有了這些數據和經驗,摩根便有信心對她手上的整整三艘榮光女王級戰艦:包括破曉者軍團原有的曙光女神號;在第三次冉丹戰爭中繳獲,原屬于第十一軍團的星辰之泣號,以及【有幸】得到人類之主親自賜名的人類榮光號,進行一次全面的翻修改進工作。
別的先不提,曙光女神號作為遠東邊疆事實上的都城,雖然它的體積已經很大了:三十三公里的長度位列姊妹艦的第一名,甚至比第二名,即二十六公里的馬庫拉格之耀號長出了近四分之一。
但是,當它需要承擔起整個龐大國度的行政工作時,如此龐大的體積也已經顯得不夠用了,而摩根又不愿意縮減那些生活在曙光女神號上,身為她最忠誠的簇擁集團們的生活質量:那就只能再次擴大榮光女王的體量了。
但這一次,哪怕是對于蜘蛛女皇百依百順的瑞扎,也不得不痛苦地表示無能為力:海軍戰艦的體量是有其極限的,原體和鑄造世界現有的科技,已經沒法讓曙光女神號維持更大的體型了。
但沒關系,現在她擁有了來自于帝皇的技術,要知道,屬于人類之主的帝皇幻夢號,可是明確的號稱擁有著大陸板塊級別的體量,這可比區區榮光女王夸張多了,比傳說中的山陣號也不落下風。
至于使用這些科技,會不會引來帝皇震怒么……
怕什么?
反正第一責任人是馬卡多。
而且,若沒有帝皇的默許,掌印者打死也不敢拿出這些玩意。
(沒錯,帝皇幻夢號的相關資料雖然非常少,但毫無疑問它是艘非常龐大的戰艦,甚至僅僅是接近到星球的近地軌道,就足以產生全球級別的地質災害了:這完全是對行星的描寫。)
而有了帝皇當初建造帝皇幻夢時的部分科技,摩根就有信心將曙光女神號的長度,再延伸到至少四十千米,甚至更多,至于她手中的其他兩艘榮光女王,自然也可以成為三十多千米的龐然大物。
看起來,瑞扎的造船廠又要開始晝夜不歇的趕工了:至于這一次的報酬么?從歐姆尼賽亞的科技中挑些沒那么關鍵的,應該就能滿足瑞扎還不算大的胃口了。
大不了,再讓摩根去找歐姆尼賽亞本人,在這些技術藍圖上簽上他老人家的親筆名字,多寫幾句對于瑞扎的肯定和鼓勵:據說那位與蜘蛛女皇私交甚篤的現任瑞扎鑄造將軍,此時正在內部面臨著權力系統老舊接替的問題,這些禮物應該能幫她坐穩釣魚臺了。
三艘榮光女王的改造工作?
至此也是小意思罷了。
沒錯,現如今的蜘蛛女皇已經擁有了三艘榮光女王,以及一支與之相匹配的龐大艦隊:破曉者軍團的虛空力量,完全能與最鼎盛時期的暗黑天使軍團相媲美了,摩根之子們的【海戰】是他們最不為外人所知的壓倒性優勢。
至于星辰之泣號,還有人類榮光號,雖然它們在對外戰爭中的出場率很低,但這兩艘戰艦都不是什么秘密的決戰兵器:至少帝皇和馬卡多兩人對于它們的存在,早就是心知肚明的了。
星辰之泣號的前身便是曾經第十一軍團的旗艦野獸欶令號,在那場被遺忘的戰爭后,成為了摩根和破曉者們的戰利品,雖然原體很喜歡它之前的名字,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在瑞扎的提議下完成了改裝和再取名。
星辰之泣這個名字來源于破曉者們的集體請愿:雖然在功績簿上從來不會提及,但是每一代摩根之子們,都會通過前輩與長官們的口口相傳,知道他們曾在銀河最西北方向的黑暗中,經歷了數場流血漂櫓的偉大戰爭,無數英勇的戰斗兄弟在那里默默死去,他們的功績和英勇注定不會得到承認。
從此,星辰之泣這個名字便代表著對于這些無名英雄的懷念。
至于人類榮光號,它就是一次大建計劃的產物:為了證明它們聯盟的牢不可破,遠東三王領曾經有過一次夢幻聯動,即合資再建造三艘榮光女王級戰艦,然后參股的每個軍團各自分得一艘。
諾斯特拉莫出原材料,馬庫拉格出啟動資金,摩根負責聯絡各方和提供必要的造船廠:三艘榮光女王級戰艦很快便加入了各個軍團的作戰序列當中,而摩根也很快得到了帝皇的親筆賜名。
與此同時,她的兩個兄弟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康拉德最終給他的戰艦取名為晨曦號,而基里曼那邊要更復雜一點,他的戰艦的取名過程波折了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