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閑下來的時候,大賢者圖勒總是會思考一個問題。
他大概會是銀河有史以來最可悲的一介歐姆尼賽亞信徒吧?
比起那些在火星、瑞扎或者黃泉八號上闖出赫赫威名,實踐著自我信仰之途的同僚來說,大賢者圖勒無疑是個可悲的小人物:銀河不會記住他的名字,甚至不會聽到有關于他的信息。
當火星的鑄造將軍和城主們為了尼凱亞悲劇后,空缺出來的權力寶座而針鋒相對,甚至不惜拔刀相向時,他們不會將圖勒的軍隊視為自己的盟友。
當瑞扎的技術圣者和她的部下們緊閉門扉,討論著該如何將火星的逆賊們給驅逐出自己位于銀河東方的應許之地時,他們也不會顧慮來自于圖勒的想法。
在這些大人物眼中,大賢者圖勒的名字并不比地板上一顆生銹的螺絲釘更引人注目:他們會有這種想法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在圖勒長達二十四年的大賢者生涯中,他沒有做出任何引以為傲的功績:哪怕一件值得說道的事情也沒有。
他不曾發動遠征,去頌揚萬機神的威名,亦或者在大遠征的浪潮中收回那些最古老的智慧:盡管他的手頭掌握著數量充足的護教軍和不止一艘機械方舟。
他不曾奮筆疾書,發表任何嶄新的想法,在因為大遠征的輝煌而催生出來的,機械神教內部前所未有的活躍學術氛圍中,留下任何值得后人稱道的觀點:盡管在他在很多領域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他也不曾燃起熔爐,撿起導師留給他的圖紙,生產出足以武裝阿斯塔特軍團的艦船和炮彈,以履行火星曾在百余年前與神圣泰拉簽訂下的盟約,為萬機神信仰的偉大復興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
盡管在名義上,他管轄著整整三個強大且富饒的鑄造世界。
但他依舊一事無成。
不,甚至更糟。
如果那些與他遵循同一信仰的齒輪兄弟們,知道大賢者圖勒曾做出過什么事情后,他們一定會用最惡毒的嘲笑,來譏諷他不配【歐姆尼賽亞的信徒】之名。
這還只是最溫和的。
事實上,一支由各個鑄造世界聯合組成的討伐軍,才是對大賢者圖勒的所作所為,最合理也是最恰當的回答:火星上的鑄造將軍甚至會親自帶隊,以萬機神的名義發誓要將他挫骨揚灰。
然后再以托管的名義將他的整個鑄造世界席卷一空。
這才是他們的風格。
畢竟……在機械神教千年起步的漫漫歷史中。
從未有任何一個管轄整個鑄造世界的大賢者,會將他所擁有的所有熔爐、船塢、乃至是神圣的鑄造世界本身,拱手送給外人:以臣子的身份,謙卑的接受除萬機神之外的肉體凡胎的統治。
哪怕那個人是一位原體。
哪怕從理論上來說,她也是流著歐姆尼賽亞血脈的神之子。
即便是位于五百世界的那些個同僚,諂媚到會用原體養父的名字來給鑄造世界命名的家伙,他們和基里曼之間也并非是純粹的君臣統治關系,更像是一個尊卑有序的利益同盟而已。
他們的內部人事調動無需經過基里曼的紙面同意,他們的軍官升遷不需要向原體宣誓效忠,他們的航線和原材料市場不會全程處于軍團的監管之下,每次起錨都需要提前寫一份報告。
而這,就是圖勒和他所管轄的三個鑄造世界正在做的事情。
他們將權力:字面意思上的所有的權力,都拱手送給了摩根。
這是屈辱。
這是背棄。
這是他們心甘情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