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體攤開了他的手掌。
“雖然并非全部都是精銳部隊,但是我把他的第一連也全都調配了過去,那可是提豐指揮了上百年的老部隊,其余參與行動的各支連隊,也大多有精銳老兵和軍官坐鎮,綜合來講的戰斗力不會太差。”
“除此之外,我還專門調撥給了他一支實力強大的艦隊:超過五百艘的戰艦足以將塔蘭炸翻天。”
“提豐要是握著這么一支大軍,到頭來還打不下來一個塔蘭,那他這個一連長也沒必要繼續做下去了。”
莫塔里安語氣中的不屑很明顯,卻并沒有多少認真的成分。
他并不相信提豐會輸。
所以,他也不會考慮具體的懲罰。
要知道,根據死亡守衛的偵查,在塔蘭及周邊星域活躍的帝國之拳,其總兵力也不會超過五千人,雖然其中有不少都是如西吉斯蒙德這般的百戰老兵,但也有些是臨時征召來的新手,再就是如黑色圣堂這般實力強大卻魯莽冒進的不穩定分子。
至于凡人部隊:從人類帝國在大遠征早期第一次發現塔蘭開始,這里就是一個青翠富饒的農業世界,郁郁蔥蔥的叢林與森林是這個世界上最常見的景觀,而和平與富足是對塔蘭最恰當的形容詞。
即便是在大遠征的高潮,塔蘭也從來沒有聞到過戰火的硝煙味,理所當然,這里的防御力也從來都算不上強大,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塔蘭是風暴星域東北部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它完全有能力得到外界力量的大力支援。
但即便如此,在莫塔里安、提豐與死亡守衛高級軍官們的推論下:塔蘭凡人的防御力量也不會高過數百萬人,而且他們的戰斗經驗和裝備都是存疑的。
五萬名死亡守衛,足以在碾碎人數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帝國之拳的同時,順手壓服掉這點可憐的凡人抵抗者。
當然,如果他們投降的話,莫塔里安同樣不介意為自己留下一塊擁有豐饒土地與強大生產力的未來領土。
雖然這個世界現在屬于多恩。
等到戰爭結束后,他會屬于自己。
就像整個風暴星域那樣。
死亡之主無不得意的想到。
在他看來,這場戰爭的本質無非是帝國境內權力的再分配而已,它并不涉及到忠誠或者叛亂這種更深奧的話題,因為凡人本就不會是合格的統治者,取締他們的政權無非是一種撥亂反正。
反正,他們的基因之父在此之前所犯下的錯誤也不止一個兩個了,就連摩根這種靈能巫師都遠比帝皇要靠譜兒,只不過是高領主議會這個錯誤著實太扎眼了,讓原體們不得不出手糾正而已。
而作為撥亂反正的功臣,他自然可以在戰爭結束后得到更大的一塊兒蛋糕。
至少在莫塔里安自己的預期里,太陽星域以南的所有土地,理論上都可以成為他在戰爭結束后的戰利品:這其中主要包括多恩和科拉克斯兩個人的封地。
對于多恩,莫塔里安還是尊重的。
雖然在戰爭中彼此為敵,但他對于帝拳之主并沒有多少的惡感,如果多恩真的頑抗到了最后一刻,那在戰爭結束后,他也不介意為多恩說上幾句好話求求情,同樣的,多恩的老家因維特也可以留給他。
莫塔里安可以拿走其他的土地。
因為他證明了,他比羅格多恩要更適合當一名統治者:多恩雖然值得尊敬,但是在未來的帝國體系中,他的定位終究只是一名統領軍隊的將軍,他的土地和上面的權力應該交給莫塔里安這樣的人。
雖然他對這些其實并不太感興趣,但他明顯比多恩更加擁有稱王的資格。
不說別的:在他的治理下,巴巴魯斯人過得肯定比因維特人要更好。
而至于另一個兄弟,科拉克斯。
如果他愿意繼續保持中立的話,那么荷魯斯也會尊重他對自己領土的統治。
這是在戰前就已經約定好的事情。
在叛軍的構想中,這場戰爭并不會發展成全銀河的混戰,而是會對于帝國中央和高領主議會進行徹底的洗牌與分割:荷魯斯會繼續成為銀河北部的統治者,還會成為坐鎮帝國中央的共主,與各地藩王們維系著一種比以前更平等的統治關系。
泰拉的土地會被徹底瓜分,成為荷魯斯追隨者們的戰利品,而像羅格多恩和黎曼魯斯這種【走錯了路】的兄弟,也會得到更多的敬意,而不是徹底的清算,至于像遠東或者是羅嘉這種保持中立的強大力量,也會被和平的吸納到新的秩序當中。
當然,在莫塔里安看來,荷魯斯的這套分配方案還是有些軟弱了。
他在太多的地方有所妥協:也許這就是現在他進退維谷的原因之一
而如果讓死亡之主來決斷的話,他有理由相信他會比荷魯斯做的更好。
而且,他同樣相信。
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未來某一天,他可以將心中的韜略一一實現。
是的,現在看來,銀河系的主人只會在泰拉議會和荷魯斯中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