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部分人會在此時此刻說一句“你連自己的學生都還沒找到,有什么聰明才智?”,但我不會說這種傷人的話,這就是我和傅罟成為朋友的原因。傅罟和我,都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相反,我仍然跟他開玩笑說:“我覺得你有做真空罐的材質。”
“哈哈~你這人!~”說著傅罟就舉起了拳頭要錘我,“你是說我里面空得連空氣都沒有嗎?”
“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哈!”
“你個木滑輪!”
這么打打鬧鬧著,我們來到了山腳,好不容易正經下來,傅罟又掏出他的小本子,似乎在查閱一些細節。
“翻到什么線索了嗎?”我問。
傅罟捋了捋下巴,說:“根據我的調查,有絕大多數暴病者,都進入過山的里頭,有···接近百分之73的人,坐過那個纜車···還有···”傅罟指了指山腰的纜車,又指了指遠處的噴泉,“有大約百分之30的暴病者,泡過那個溫泉。”然后合上小本子,“怎樣?從哪邊開始?纜車還是噴泉?”
我很佩服傅罟的調查,很少有人會做到這么細致,是不是無用功另外說,但的確給我省下了很多時間。所以我打心里還是覺得,傅罟的確有做偵探的潛質。
我回說:“反正都是要去一趟的,你有建議嗎?”
“噴泉吧?”傅罟說,“現在封山,纜車停了,還得找辦法啟動纜車,噴泉省事。”
但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傅罟在安排上會略顯不足,我跟他說:“你這樣說,那我們就要先從纜車開始了。別忘了,你現在的身份是警官,用你的身份叫這里的工作人員把纜車啟動,應該不成問題。等晚了工作人員下班,再找人就麻煩了,再說,噴泉也不會跑。”
“可現在封山啊!哪來的工作人員?”
“找剛那門衛試試,他對你的態度蠻好的,應該會幫。”
好不容易找來門衛,說了一通,最后門衛抱著“出了事我可不負責呵”的態度,同意啟動纜車。
來到山腰,我坐上了纜車,傅罟也準備上來,我把他攔住了,“你不用上來了。”
“為什么?”傅罟一臉的問號。
我解釋說:“你要跟著來,萬一回去暴病了怎么辦?我有犯由牌不會病,你在山下等我吧!”
傅罟推開我的手:“我來這里調查很多次了,纜車噴泉山頂我都走過了,都沒得病,你放心好了!”
有他這話,我就放心多了,也不再阻攔他。
朋友這個詞,一直被誤解,你要時時為他的感情和安危著想,而不是老是要求對方要照顧你的感受,因為朋友這個詞,是相互的。如果只存在單方面,那只能稱得上認識。
所以我和傅罟都有一種習慣,在談及或者介紹別人時,我們都習慣說“我認識有一個人”,而很少說“我有一個朋友”。所以在奏斯郡那時,很多人都不明白我們說“我認識一個人”時,所指的是誰,而但凡我們說“我有一個朋友”時,他們總能猜到是在說誰。
傅罟在纜車上不停地用手機拍照,力求盡可能從多角度拍下山的全貌。
“這里應該是風景區或者旅游景點之類的吧?”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