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山陽關是前寬后窄,從內墻城門沖出去,最多10里就受限山勢,要擠在一處,反而自亂。”
“二來,雪地寒冰,不利急行,即使是戰鹿擅長雪戰,在這種地形上,也要受制,一旦沖起來,止不住沖勢,撞在山壁上形同自裁。”
“三來,韃韃族精于控馬之術,一旦飛身落在戰鹿上,論騎術我等不如,死戰之下,反而容易混亂。”
“四來,韃韃族雖然不擅長正面作戰,但也從其他部族處借兵,拓跋宇彥此刻也算是多種族作戰,一旦前方戰場陷入混亂,后方戰場就會失去控制,山陽關可能會被復奪。”
徐世忠此刻望了望山壁兩側,拱手向楊毅道:“我有一計,可釜底抽薪!斷了這些戎狄健奴的生路,又可為將軍獲取千匹戰馬。”
楊毅雖然有“武穆遺書”撐著,但論兵法韜略的細節處,其實不如徐世忠,他只覺得這里并不適合戰鹿大隊作戰,但對方也拿自己沒辦法,戰局如果這么膠著,十分不利。
“其實,將軍已是成竹在胸,與卑職不謀而合,根本不需卑職多言。”
徐世忠向上指了指,楊毅便已明白。
這段時間,楊毅的黥面軍除了防御內墻之外,還要分出2批人,在那克蘇的帶領下攀援山壁,在山壁之上鑿空多處,砍伐樹木為立柱,用繩索牽引向下。
到了關鍵時候,只要在關城中拉動這些立柱,兩側山壁垮塌,就會在大雪的積壓之下,形成巨大的“泥石雪崩”,將整個山陽關填平。
工程浩大,楊毅估算,至少還要10日才能完工,這期間,便要先解決“獲取戰馬”,還有向山陽府進擊的,為其解圍的問題,當然,如果敵人逼得緊,事不可違,楊毅寧愿放棄給山陽府解圍的計劃。
畢竟,為山陽府的府軍解圍,也只是為了讓其在內部混亂北洲戎狄部隊,為他的轉移爭取時間而已,如果犧牲太大,這個計劃就沒有必要。
徐世忠看到楊毅的安排,就知道他有毀掉山陽關的計劃,如此一來,也沒有必要緊守內墻,比起2丈余的內墻,又沒有太多縱深區域,還不如來一招“關門打狗”。
放棄內墻防守,將重心轉移到中墻,這樣一來,寬敞的營寨,就足夠給予楊毅騎兵戰法的縱深,而且只要在山壁兩側的布置伏兵,將那些挖空的山石,從高處扔下,足夠給予這些戎狄騎軍迎頭痛擊。
“好!老徐,就按照你的法子去安排吧,你身體還未康復,不用正面作戰,山壁伏兵就交給你了,我會作為尖兵在后,爭取一舉破開敵營,徹底收復山陽關。”
楊毅聞聽徐世忠之策頻頻點頭,暗合他的心意,如果對手足夠愚蠢,那么他就有機會沖出山陽關的關道,去往山陽府地界。
盡管人數不會很多,但幾百騎兵,也足夠擾亂敵后,為山陽府爭取一些機會,至于那些府軍能不能成功突圍,他其實也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準備工作又布置了1天,這天晚上,裴紅月指揮黥面軍擊退了戎狄騎軍,便得到楊毅的指示退守中墻,那份作戰計劃也公之于眾。
裴紅月贊嘆徐世忠的將才,同時又對王肅庭這種敗類恨之入骨,如果不是王肅庭這種尸位素餐的奸賊把持上峰,要讓有真才實學的徐世忠擔任鎮軍都衛,說不定能和山陽府連成一片,形成有效打擊戎狄人的反抗勢力,大乾軍隊也不會如此被動,北洲百姓也會有偏安一隅等待救援的機會。
但時過境遷,再如何惱恨王肅庭也是于事無補,現在只能將注意力放在目前的戰局上來……
氣急敗壞的拓跋宇彥坐不住了,他雖然已經將山陽關失守的戰報發給他的族兄,可他也知道這是大罪,想方設法的要在他族兄到達前,將山陽關搶回來,將功贖罪。
“不過是區區千把邊軍造反,有那么難突破嗎?”
堵在內墻這邊的拓跋宇彥至今都不知道是玉寧邊軍來援,他還以為是俘虜營里的那批人暴起襲殺了王肅庭,搶奪了山陽關的控制權,對俘虜營里的人員,他也是心里有數的,最多不過一兩千人而已,于是,他將作戰不利之事,全數推給了部下。
“大帥!這內墻守衛已經乏力了,先前作戰時,就顯得非常勉強,我們今晚夜襲,趁其疲憊,定然能突破內墻,重奪山陽關!”
立即就有人向拓跋宇彥進計,拓博宇彥也深以為然。
“好,今晚本帥給你們壓陣,如果拿不下關墻,就拿下你們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