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北辰聽信鐘粟的挑撥,為了給弟子童勁松報仇,拉上小師弟崔浩一路找去了河洲,未曾想被楊毅用計困殺于烈陽軍中,因此,本來沒什么功勞的三皇子古克莫罕,甚至重新得到了古烈滿都拉的青睞。
何循手中一柄寒光閃閃的劍器,使得一手“倉山云霧劍”,縱橫開合、大氣磅礴,畢竟是武學大師出手,盡管這門武學看起來威力一般,但是在他手中卻顯得極為犀利,劍氣縱橫間直逼楊毅心口。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他們自倉山追尋而來,為得就是找楊毅報仇,今日可以得償所愿,就好似“歸心似箭”一般,恨不得立即斬殺楊毅泄憤。
周崖則是更為內斂,他的兵器令人十分意外,居然是一柄短棍,只是看那棍頭如有嬰孩拳頭般粗大,便知道其分量不小,更像是一把短錘。
實際上大乾軍制多有護身短兵,在邊軍之中,為了方便生活和作戰,用得是方便劈砍、挖掘的平直短刃,也稱為制式軍刀。
而在府軍之中,因為作戰較少,多是用于訓練和執勤,所以護身兵器便更換為了短錘,也是為了避免誤傷他人,能慣使短錘似的兵器,說明年幼時或許有從軍的經歷。
果然,周崖一出手的路數,就與倉山派的武學路數完全不同,少了那份自然之意,多了些許殺伐之氣,更顯得兇悍凌厲。
“叮”、“當”!
兩聲兵器碰撞的聲音先后響起,楊毅那門板也似的巨大的劍器毫無難度的便架住兩人的兵器,何循和周崖先后罡力噴吐,若是平常三昧境的武者,此時定然倒飛出去口吐鮮血,即使是武藝高超,能夠輕松格下兩人招式,但是修為境界的硬差距在那里,在固有印象中,三昧境武者是不可能硬接兩名天人境武者合力一擊的。
但是楊毅卻不是普通武者,他的武學根基極為扎實,靠著多種低階、中階武學成長起來的龐大屬性,使得身體素質便是與頂尖的武學大師相較,也不落下風,何況外修“龍象般若功”,力量強橫無比,內煉“真·嫁衣神功”,一身精純罡氣霸道非凡。
以至于一擊之下,楊毅非但沒有退后半分,反倒是何循、周崖齊齊一震,胸口氣血翻涌,好似受了一些輕傷,兩人面面相覷,還道是楊毅內力修為如此深厚,罡氣堅實如同萬里山川,催之不動,反受其力。
“百煉童子功,果然非同凡響,童安公一脈確是真才實學,可惜人品太差!周崖,不要留手,全力擊殺此賊!”
“師兄,你在說什么胡話?莫非你剛才還有留手?我可是用了十成功力。”
兩人都以為對方為了試探虛實,并沒有用上全力,卻沒想反倒是生下了誤會。
何循卻不知是楊毅的“特性·真·半鏡”對附近進行50%的反傷,楊毅自己本身可以依靠“特性·金剛護體”疊加“特性·混元金身”,以龐大的內力抵消傷害,可他們卻沒有這般本事,現在身體上受到了一些小傷,反倒是說明他們剛才的確使足了本事。
何循想要解釋,楊毅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玄鐵劍法”當即使了出來,頓時一股磅礴劍勢向四周蕩開,一記“順刺”朝著何循當即戳了過去,何循手中劍具也是一把頂尖寶器,是年輕時闖蕩江湖偶然所得。
倉山派的武學路子卻并非以劍法所長,何循便是因為這把寶器所累,他專修劍法,才使得武學境界始終有所欠缺,不得圓滿,再想更換修行路徑,卻是遲了,也只能一門心思將倉山派僅有的兩門劍法修到極致。
除了一門“倉山云霧劍”之外,另有一門“倉峰凌霄式”,后者便更顯得劍勢沉重,威力絕倫,何循當即施展此劍,與楊毅的“玄巖量天尺”撞在一處,頓時激得火星四濺,何循眉頭一皺,當即瞳孔一怔,滿臉不可置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