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道一脈,因為上古巫祭傳承紛亂,導致后續流派極多,無數野神借助信徒的力量在巫術流傳過程中,占得一席之地,這也使得許多巫術神通紛雜無序。
而在眾多“巫術神通”之中,有一門卻是各大巫師流派通用的,那便是“神降之術”,這或許不是最強的巫術神通,但一定是最直接提升戰力的手段。
晉入“巫師道第三重·請封境”時,便要根據自身的信仰,以及對“天地之靈”的親和,觀想某位神明,以期賜封,一旦產生了聯系,便會在靈臺之中留下那位神明的精神烙印,成為神明信徒。
由此,神明便可通過這一絲精神烙印令得信徒對某一部分的“天地之靈”更加親和,使得信徒在與這些天地之靈的共鳴而施展巫術時,令得巫術威力更強、施法速度更快。
甚至信徒與“天地之靈”交互產生的靈蘊,一部分會被“星河天幕”吸收,另一部分則會通過神明留下的“精神烙印”建立虛位通道反哺神明。
理論上來說,只要晉入“請封境”,就可以借助神明留下的“精神烙印”施展部分神通,其中最為威力最強、也最為搏命的便是“神降之術”。
所謂“神降之術”,就是利用神明留下的“精神烙印”作為空間坐標,開辟虛位通道,可以讓“神明意志”降臨人界,雖然修為實力未必增長多少,但是“神明意志”在法力上的運用效率,卻是強于普通巫師百倍,往往能夠爆發出極強的戰斗力。
“神降之術”卻也不是隨便能夠使用的,與“天人境”武者肆意揮霍靈魄,導致命數受損一般,在達到“巫師道第五重·降神境”之前,每一次使用“神降之術”都會折損壽數,是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搏命手段。
而在某些異族之中“神降之術”又被稱作“喚靈通神大法”,那是借助某些儀式,令巫師道之外的信徒可以獲得“神明意志”降臨的手段,這些信徒的靈臺空泛,往往一生之中便只能用一次,第二次使用,便會靈臺炸裂而死。
楊毅的巫師道修為只能勉強擠進“巫師道第四重·神術境”,在這個境界里,法力通過請封留下的“精神烙印”相結合,有著更豐富的變化,與天地之靈共鳴之后,也異變出更豐富的巫術來,許多巫法流派,便是從這一境界開始出現分支。
有一些天賦獨特的巫師,通過“請封”能夠令神明在留下“精神烙印”的同時,甚至留下一絲神力,那是比仙力更加凝練的強大能量,據說是神明特有的力量,這一絲神力便能使得許多巫術帶有神明氣息,故稱“神術境”。
例如素女宮的沈天心,她施展的“五氣凝元術”,便是如此,比旁人的祝祭之術要強大許多,更有一些獨特的效果。
楊毅施展“神降之術”則又是不同,因為他需要請封的“神明意志”就在他體內,所以他施展的“神降之術”幾乎是無損的,所耗費的大概只是一些精神力罷了。
普通巫師因為請封的神明意志,需要跨越虛位通道,而修為不夠,那通道自然也只有細微的裂隙,不但神明意志本身只能有一縷殘識降臨,且往往并不能攜帶過于強大的力量,但折損壽數的力量,并非是來自神明意志本身,而是來自于虛位通道中的“破界之力”。
楊毅這種獨特的“神降之術”可謂是萬中無一,閻魔不但可以完全降臨,甚至無需跨越虛位通道,甚至能將本身修煉的“幽冥寒氣”直接賦予楊毅使用,也就是說楊毅的身體以及他潛藏深處的意識海,即是困住閻魔的牢籠,也是閻魔這只妖仙的修煉道場。
“楊毅”身穿戰甲踏步而前,半旋尺身,猛地向前揮舞下砸,用得并非“玄鐵劍法”中的任何一式,卻涌起一股強大的劍浪,如同海嘯一般向“何不休”涌去。
“何不休”也動了,速度雖然并不夠快,卻也已經是裴紅月這種新晉“天人境”武者的目力極限,只覺得一道殘影閃過,便已經避開劍浪席卷,自楊毅身側拍出一掌去。
巨大的真罡掌力好似山岳一般砸了出去,楊毅卻忽然伏低身姿,以細小的角度間隙從“何不休”的膝間穿過,隨即如同游蛇般盤旋而上,自“何不休”的腰間轉而探出,卻是到了對手身后。
“玄巖量天尺”當即砸下,只聽“咚”得一聲悶響,何不休身上的金色鏈甲內部軀體上一陣光芒閃爍,隨即一股反彈之力自尺身上傳來,伴隨著強猛的真罡沖擊,將楊毅打出去的幽冥寒氣連帶著一起反沖回來,楊毅頓時一驚,連忙催動幽冥寒氣向腳下卸開。
“曜日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