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義自然內心之中對于楊毅是有一些畏懼的,可想到兩大衛軍聯手,歷經血戰踏破西線大營而來,心中就算充滿疑惑,同樣也是充滿感激。
瞧著那桿殘破的“火鳳旗”在風中飄揚,渾身血污又殺氣凜然的楊毅,頓時讓他有些恍惚,似乎與自己印象中那位困在詔獄二層,又或是玩世不恭的地鏡司提舉,完全不一樣了。
“楊監軍是奉了官家密令,接掌‘赤羽火鳳旗’,暫代‘旗主’一職,我們先是會合了‘冀川侯’,向他借兵,又在剛才破了烈陽軍的西線大營,軍帥找你問話,你如實訴說便是。”
張陽與關永義雖然談不上什么交情,但感念他忠心值守,連忙將事情原委相告,就差把李玉的手書密令直接展現在他眼前了。
“官家居然還有此布置?只是可惜,你們來了晚了一些,如今城破在即,皇都怕是要保不住了……”
關永義便將烈陽帝國大軍圍困皇都的事情簡短的說了一遍。
雖然楊毅也猜到了一些,但畢竟不是親身經歷,無法得知到具體事件,從而也不知道這番支援到底是要往哪處去。
時間倒退回半月前,打開“幽泉之門”的古木安在“妖鬼絕天陣”破碎之際,便看準了這是烈陽帝國一舉攻取京洲的絕佳時機,不但決意留下繼續破壞皇都宮城,尋找機會刺殺李玉,更是向遠在北洲的古烈滿都拉釋放了出戰信號。
古木安作為巫月教的三長老,使用巫術傳遞信息,甚至無需放飛“山原紅”那么麻煩,幾乎是在他打開“幽泉之門”的同時,巫月教就同步得到了這個信息。
古烈滿都拉也是果決之人,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戰機,便毫不忌諱的發出詔令,聚集大軍向河洲進兵。
“北部大王·古克莫罕”作為先發部隊,自然也是先一步得到消息,恰巧“冀川侯·龐世元”突襲京洲,李玉未免皇都有失,又令濮弘揚撤出虎口關,退防皇京城。
這等同于是將一個天大的功勞讓給了“古克莫罕”,一直在等待戰機的“古克莫罕”立即便進兵虎口關,沒費什么功夫便拿下要地,并同時向古烈滿都拉上書“先取皇京、再定京洲”的戰略。
圍三闕一,逼李玉北逃,也是在這個戰略基礎上制定的作戰計劃,若是成功,便能讓袞洲和一半的倉洲成為飛地,只要消耗一段時日,必定是手到擒來,屆時大乾王朝的一半江山便已入帝國之手。
此戰略不可謂不高絕,便是李玉這般心機深沉之人,其實都沒有預料到會暴露出這么大一個破綻,以至于給了烈陽帝國一個可趁之機。
“七月十二日,烈陽帝國的先頭部隊,約合十萬軍突然出現在皇都附近,好在濮將軍一直在警備防務,未能讓他們趁虛而入,于是便在城下對峙起來。”
“起初我們還是占有優勢的,皇都城高墻厚,又有‘第八重·凌虛境’的聞太保坐鎮,欽天司的各位法師也不再像以前那般聽調不聽宣,守了兩日未有多大折損,聞太保還帶著數千兵馬夜襲烈陽軍大營,燒毀了他們的糧垛。”
“本以為最多不過三日,這烈陽大軍便要自行退去,雖然京洲各府郡或許會有一些損失,但與王朝穩定相比,都不算什么事情,可到了十三日清晨,另有二十萬敵軍來援,頓時改變了局勢,他們迅即將東、南、西三門團團圍住,皇都已成困局。”
“聞太保本想故技重施,卻在夜襲之時,身中暗算,這才得知,那大營之中,居然暗藏兩名大巫尊,若非程都監與徐都監出手,聞太保怕是都救不回來。”
“聞太保身中咒術,整日昏睡不醒,連欽天司的兩大法師都束手無策,官家只能問兵于裴將軍和濮將軍,兩位將軍商議一番,都覺得烈陽軍雖然人多,但是倉促起兵,必然準備不夠充分,先前又有聞太保焚燒糧垛,營中糧草必然不夠充實。”
“只需堅守十日,敵軍必然因糧草不足而自動退去,若是死圍不退,也必然要分兵到各府郡處去打糧垛,屆時敵軍疲軟,無心戀戰,再號召各地府郡抵死相抗,最多月旬,得不到什么好處的烈陽大軍也要退兵的。”
關永義說到這里,似乎是口干舌燥,不由舔了舔嘴唇,語氣也自然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