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雖說‘高帝·李洪’志向高遠、宏圖偉略,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但實際上許多事情都透露出他是一個‘自私’的人,或許越是因為掌握到了極大的權利,才越會不想放手!”
“他不但枉顧生靈之命,構建‘殺生大陣’竊取靈蘊,以期成仙,甚至連自己兄弟的子嗣也從不放心,暗中早有謀劃。”
“成帝為何壯年之時,不曾留下點滴血脈?在趙軍贊的卷宗中曾經提到過,成帝會常年服用一種‘雄心湯’以作壯陽之效,因為‘林妃’也曾經親手熬制此湯藥喂送給成帝,所以卷宗上列出了大致的藥材成分。”
“我的那位老師同樣精通一些毒藥巫術,他告訴我,這世上沒有什么‘雄心湯’,這些藥材只能配制出‘幻心湯’,里面有幾種藥材相沖,在合適的劑量下就會產生強大的致幻效果,其直接的副作用就是無法生育,長期服用更是會令神志渾渾噩噩,處于幻象之中難以自拔。”
“這種湯藥,從何而來,又怎么會成為成帝的必用之物,當我知曉其真實作用時,便能猜測到是誰在幕后做推手,所謂‘伴君如伴虎’,便是‘高帝’也不能免俗。”
“成帝是不可能留有子嗣的,所以‘林妃’如何產子,就非常值得商榷了,我原本以為是用了某種秘藥,或者用某種巫術強行發生關系從而遺種,甚至是與他人有染,從而借種,但后來發現這些推測都不成立,于是,我又去北鎮撫衙門中翻閱了有關‘林家’的記載。”
“在那些語焉不詳的記載中,有一則傳說故事,非常有意思,那是‘范陽伯·林祥’納妾的故事,傳聞‘開國元勛’林伯爺晚年時游山玩水,在‘冀洲·香山’一帶忽遇遭難的美貌女子,遂出手相救,女子自稱‘阿貍’,乃山中藥女,父母為避戰禍藏于香山,先后死于妖靈之口。”
“年逾古稀的林伯爺動了惻隱之心,將其帶回皇都,納為妾室,本意是想讓她能有個善終,未曾想,此女居然三個月后有了喜脈,又在一年之后誕下一子,為林家續上了香火,自此林家便是開枝散葉,此子之后,又有了十數名子嗣,其中就有‘林妃’。”
“林妃,本名‘林青青’,是‘林祥’的第三代孫,同輩排行十二,林府之中又稱十二姑娘,在那個‘靈氣微薄’的時代里,林青青三歲習武,六歲通脈,十二歲便到了先天,十七歲晉入三昧,同輩之中全無對手,十八歲那年隨高帝北征,斬帥奪旗,被裴家看中,高帝欽點為‘赤羽火鳳旗’旗主。”
“就是這樣一名出色的女將軍,卻因為一個謠言,不得不在二十歲時卸任,嫁做人婦,娶她的還是個‘活閹’,簡直是將她往火坑里推,但仔細推敲,卻又不是那般,高帝還是看重林青青,想要保她一下,只是這一保,便是出了任誰都想不到的意外。”
楊毅此時看向李玉,李玉從一開始的警惕,逐漸緩和了態度,甚至用一種好奇的目光瞧著他,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被揭露,當楊毅停頓之時,還連忙催促。
“哦?那時候出了什么謠言,讓我母親被困成王府?為何你又說是一種保護?”好像李玉自己都是第一次聽說有關林家的往事。
“皆因當時謠言四起,說‘林青青’是妖族,說她的祖母‘阿貍’本身就是妖族,林祥伯爺是受妖怪魅惑,林家這一家子全是妖族出身!要知道那時候大乾剛剛定國不過幾十年,強烈的排外情緒還未消退,連北疆異族都接受不了同食同寢,何況是妖族。”
楊毅將“黃璐釀”一飲而盡,反復甩了甩,確定沒有一滴,這才有些意猶未盡的放下酒壺,坐在了李玉桌案的對面,直接取來他的杯子,繼續喝了一口。
“就像官家想要護我,也要讓入贅裴府,當紅月郡主的郡馬一樣,大乾律法規定,皇族可不受死刑,就算是外戚也一樣,林青青成為了‘林妃’自然可以在那一場動亂中逃過一劫。”
“雖然卷宗上寫了很多猜測,猜測‘高帝·李洪’是發現了林家謀反的證據,又或者是猜測林家野心太大,觸碰到了‘高帝·李洪’的底線,似乎都很有道理,實際上根據我的判斷,這些猜測太過于陰謀論了,鏟除林家的理由很簡單,就像是表面上說的那樣,是一場清除妖族血脈的大屠殺。”
“林家的確有著妖族血脈,散布謠言的人,并非是空穴來風,而且將實實在在的證據放到了‘高帝·李洪’的面前,這才讓‘高帝·李洪’這般愛惜羽毛之人,除了林青青外,把整個林家都殺了個干凈。”
楊毅捏著空酒杯,在掌中轉來轉去,眼睛一直盯著李玉瞧,后者卻好像楊毅在說一個獵奇的故事,根本與他無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