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操控式神”,實際上就如同“惑心咒”一般,是“惑祭之術”中的一種巫法手段,通過降服妖靈、魔怪,從而以“惑祭之術”與之訂下血契,在危機時候,可以建立虛間通道,強行讓處于任何地方的“式神”來到身邊助戰。
實際上隨著狐族沒落,真正的“惑心咒”幾乎失傳,或許在巫月教中還有一些殘本,據說歷代巫月教圣女就是專精“惑心咒”的高手,但論實際威力肯定與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惑心咒”相去甚遠。
真正的“惑心咒”,是可以完全控制心靈與軀殼的強大巫術,甚至可以無視修為境界的差距,也就是一個“第四重·神術境”的巫師,若是精通“惑心咒”,有可能完全控制“第七重·神意境”的武者。
正是因為這門巫術過于逆天,上古狐族才會遭遇分化,以一化四,又被各個擊破,艾麗婭所在的達姆族,實際上就是“有狐氏”的后裔。
狐族沒落之后,“惑祭”之術從五大上古祭術之首跌落至末尾,但各大巫術分支從未放棄過復刻這種強大的“惑心咒”,東桑國特有的“陰陽法師”就研究出了“式神咒”。
而論對于“惑心咒”復刻的最為成功的,實際上卻是在蠻疆,據說蠻疆中廣泛流傳著“蠱心咒”的獨特巫術,是結合了“惑心咒”和“蠱祭”之術的獨門巫術,他們通過“蠱心咒”可以最多無視兩個大境界俘獲生物。
又因為蠻疆地處十萬大山深處,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能夠使用“蠱心咒”在十萬大山中,源源不斷的獲取強大的妖靈,因此,這些被迫成為蠻疆一族附庸戰力的妖靈,又被稱為“蠱獸”。
而且有些得天獨厚的強者,甚至可以操控多只“蠱獸”戰斗,例如蠻疆第一高手“百蠱大魔·蚩魈”,傳說就是一名可以操控上百只“蠱獸”的大巫尊。
正因如此,強如大乾王朝,也從來沒有打過蠻疆的主意。
楊毅突然出手,一劍便刺死了“酒吞童子”,這才發現,不同于“蠱獸”,“陰陽法師”的“式神”是以“怨鬼”培養出來的靈體,本身并沒有實體,所以并不會流血,而是如同漏了氣的皮球般,開始逐漸消散。
可楊毅并沒有時間等待“酒吞童子”徹底消散,他一腳從劍身上踹過去,將“酒吞童子”踢到在地,然后向著伊舍里人的位置沖了過去。
“替我保護好他們!”
“裴紅月”自然知道楊毅所說的是誰,這里戰斗力有限,甚至會被飛來的式神碰一下就“戰死”的人有好幾個,此時都縮成一圈,由燕紅霞擋在前面尋找安慰。
“你自己小心!”
“裴紅月”自知現在可不是動用魎皇刀中積存怨魂的時候,便與凌雄一起推倒屋頂入口處,一來方便鎮壓樓下的那些“海虱寄生者”,二來也借助地形結成防守的圓陣。
伊舍里人見楊毅出手便斬殺式神,頓時臉色一變,他連忙掐訣作印,咬破舌尖,吐了一口精血在手掌中,開始用手指蘸著血液虛空作咒,隨著符文法咒寫完,他念罷訣法,使出渾身的法力,勉強撕開兩處“虛間通道”,又放出了兩只“式神”。
一只式神名叫“大天狗”,人身犬面,背身雙翅,指甲銳利的如同刀鋒一般。
另一只式神名叫“大岳丸”,是典型的妖魔形態,頭有雙角,膚色青黑,面有獠牙,手持一把狹長的“太刀”,身周飛舞著怨魂,他張嘴一吸,便將幾只游離的怨魂吸入嘴中,臉上露出一副滿足的神色。
這兩只式神居然都有著“天人后境”的修為,對于僅僅是“第六重·自然境”的伊舍里人來說,顯然已經拼盡了全力,瞧他一副快要斷氣的樣子,楊毅覺得就算自己不出手,感覺他也活不了多久的樣子。
與借助“蠱蟲”施展“蠱心咒”從而獲得“蠱獸”助戰不同,“陰陽法師”的“式神咒”,則是以自己的精血飼養“怨鬼”,通過不斷培養、強化“怨鬼”從而獲得強大的“式神”,兩種不同的施法路線,就注定了“陰陽法師”不可能飼養超過一定數目的式神,除非他愿意自己被短短幾天就被吸成人干。
大天狗飛掠而來,一對爪子如同鷹隼似的向楊毅頭面抓去,楊毅持劍相抵,頓時發出金鐵交鳴之音,楊毅順勢反手一削,一道銳利劍罡自大天狗的身側劃過,它卻是提前一步避了開去。
不光是極高的敏捷屬性,大天狗似乎還有著過人的“直覺”,以楊毅的反應速度,能夠在這種近距離下避開他斬擊的對手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