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力煉化絕非一蹴而就,就如同農巴這般天資卓越的武修,歷經十數年,“七道脈輪”連一道也沒有修成,想要在“天人境”煉化罡力,除了天資之外,還需要機緣。
楊毅的確天資一般,就算是通過“氪金”改善了些許修行資質,也并非是什么驚才絕艷之輩,但是他的機緣卻是羨煞旁人的。
僅僅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在一邊逃竄一邊修行的過程中,楊毅的頭頂隱隱閃過一點紅光,如同一顆初升的太陽,引動四周的“天地元氣”源源不斷的注入體內。
許多武修望而不得的機緣,楊毅就這般成了,他甚至都沒有完全專注,純粹只是一次嘗試,強大的精神屬性在這個時候給予了非常關鍵的幫助。
點亮“頂輪”就代表著“炁”能源的無限供給,接下來則是開始修行第二道“太陽輪”,這里就涉及到功法的輔助作用,若是高階武學功法自然能夠事半功倍,倘若武學功法太次,煉化效率遠遠跟不上流失速度,自然無法在體內形成“罡力”。
“太陽輪”位于人體太陽穴的兩處部位,與“第三道·眉心輪”形成一個三角體,核心則是位于兩輪之中的“松果體”,也就是法修所說的“靈臺”。
“太陽輪”的修行對于“精神力”的依賴更強了,因為引導體外的“天地之靈”,跟引導體內的“天地之靈”完全是兩種概念,就像是在陸地上行走,和潛水時行走一般,會有著極大的阻力。
而且越是前期沒有經過經脈擴張,導致經輪閉塞的武修,就越發會令這一過程倍感艱難。
楊毅修行的易筋神功和洗髓經都有著擴張經脈、易筋伐髓的效果,從“天地之靈”灌注身體,并沒有讓他覺得難受,反而隨著經脈游走,又散去四肢百骸,令他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那是因為“天地元氣”未經自身煉化,無法留下罷了。
四周的海妖襲擊未曾停歇一刻,楊毅一邊專注修煉,一邊忙于閃躲,甚至都不知道時間的快速流逝,位于海底的“泰達·拉莫德”不知道是不是剛睡醒,攻擊節奏變得頻繁起來,楊毅也不得不忙于應付。
好在他此時并非全無應對之力,雖然不能還擊,但是強大的“罡氣護盾”至少能夠挨上一擊而不破盾,對于楊毅來說,容錯率已經提升了百分之百,而他此時受到“點亮頂輪”的影響,功法修行的熟練度再增速數倍。
楊毅嘗試點亮“太陽輪”,便遇到了極大的阻力,不像是點亮“頂輪”那般順利,盡管經輪之中寬敞無比,引入的“天地之靈”仿若大江大河在“經輪”之中滌蕩,但現有的精神屬性也只能挽住一團,尚且來不及煉化,便被沖刷流失。
楊毅意識到,想要點亮“太陽輪”必須借助“特性·心眼”的效果,而且現有的精神屬性還要盡可能的提升,才能筑起攔截“天地之靈”的大壩,將駁雜的“天地之靈”留駐在靈臺周圍。
想到此,楊毅皺了皺眉,他雖然安排了后手,但是要等燕紅霞返回銀帆島,再領其他人來救他,至少也要一日夜的功夫,這般閃避奔逃,先不說海面上的浮板越來越少,根本沒有落腳之地,他自身的體力消耗也是吃不消的。
唯有平靜下來專注修行,才有可能繼續戰斗下去。
想要“站樁挨揍”快速提升金剛不壞體神功的等級,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嗑藥強化自己,另一種就是給對方上負面狀態。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了解,楊毅對所謂的“蠻荒妖族”有了一些認知,實際上就是民間俗稱的“海怪”、“山鬼”之類的東西,這種生靈有著強大的肉身和與生俱來的神通,但是缺乏足夠的靈智,如同被本能驅使的魔怪。
其實民間一些巫法秘術也有飼養魔怪的先例,畢竟這種生物既強大又容易控制,楊毅第一次闖入“侯府別院·東江廊庭”時,就誤以為是有什么邪派法師,在用活人飼養海怪。
本質上這兩者都是同一物種,只不過位于外海的“海怪”格外的強大,幾乎超出了楊毅對于這個世界修行體系的認知,連“天王境”的白三娘子都只能偷偷摸摸的誘殺低一階的海怪,可想而知它們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