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人:“本王蕭彥。”
“灑家見過王爺千歲”向天笑一躬到底,做足了面子,隨后一拱手,大聲問道:
“不知王爺認為此事該當如何?”
武安王蕭彥,一手把玩夜光杯,順口回道:
“江湖規矩,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此話一出,全場震驚,霎時響起竊竊私語。
未理會這些閑言,向天笑反問道:
“如此說來,王爺是要殺灑家嗎?”
蕭彥長身而起,雖是隔得老遠,亦是可以感覺到其身上的王霸之氣。
西岸四下,刀槍放平,彎弓撘弩!
這一變化,只把另外三方主事之人,都驚的站起身來。
三方主事人一起身,三方手下也開始戒備。
一時間,刀劍出鞘聲不絕于耳。
仿如大戰一觸激發!
面對千軍萬馬,向天笑全無懼色,再度拱手,朗聲道:
“敢問王爺,這十二連環塢可是王府產業?”
聞言,武安王蕭彥臉色頓時一變。
約摸過得十數息后,蕭彥緩緩坐下,才應聲答道:
“非也,本王此來只是做個和事佬,讓你十二寨罷棄刀兵,還峽江水道一個安寧。”
“灑家代十二連環塢謝過王爺”向天笑又是一禮,隨即一挺身,朗聲三發連問:
“灑家請教王爺,若是有人敢在王府內對王爺不敬,該當何罪?”
“灑家再問王爺,灑家為十二連環塢巫峽寨主,在自家地面殺個出言不遜之人,又有何罪?”
“王爺是吉州之主,自然殺得灑家;但若王爺以武林身份前來,便殺不得灑家這巫峽寨主,除非……嘿嘿!”
又是語驚四座。
這一回議論聲就更大了。
“不得不說,姓花的雖不是個東西,但說話還是在理的。”
“我就說嘛,這武安王那來的好心,跑來做和事佬,怕不是想吞并我十二塢水寨。”
“但死的畢竟是王府的人呀……”
“那又如何?都到自己家里撒野了,還不能動手?”
“不管怎么樣,姓花的再混蛋,也是我們十二塢的人。”
“說得對,若是姓花的被武安王府宰了,今后這吉州就沒有我們十二寨兄弟立錐之地!”
下面,群情義憤,不知不覺間,各種兵器都是朝向了西岸。
上面,各寨當家人,各方主事人,想法又有所不同,俱都醒悟了一件事:
武安王明著做和事佬,實則別有用心。
道理很簡單,作為吉州之主,武安王蕭彥要想剿滅十二連環塢,連理由都不用找,直接出兵即可。
只不過,這損失嘛,就難以估量。
十二塢內哄,對武安王府來講,只有偷笑的份,又那來的好心,讓各家講和?
想明白這一點,各家各寨開始暗地調動人手。
一時間,舟船移向,都是把矛頭指向了西岸。
花無顏在秀舫上看到這一切,笑著對陽逍道:
“四師兄說的鼓不敲不響,指的就是這個吧。”
陽逍笑而不語。
北邊紅旗下,纖腰麗人實在是忍俊不住,輕笑出聲道:
“這個禽獸,每每行事,都是這么出人意料。”
南邊黃旗下,白膚女子亦是輕聲言道:“此人當是我平生勁敵。”
東岸青旗下,蕭二對大小寧江朱冒、程佩二位寨主說道:
“我有意拜訪一下這位倒顛和尚,不知二位寨主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