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六識道
大道三千,武道百途!
修武者,修有各路,施有各法。
有修身體者,有修真氣者,有修劍意者,有修他意者。
總體來講,便是利用自身去感悟自然,觸碰世道法則之邊緣。
而這種修武者,皆被稱之為高手,又被俗人分成了各層境界。
其中,后天高手便是其極致,再往上便是一只腳踏入了仙道之列。
后天高手,強弱有所不同,皆在對于武道的理解上。
一日不聞道,修為難得寸進。
一朝悟道,百尺竿頭!
……
六識界,武道修持其中一途修練之法。
所謂六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認識作用。
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眼識:以眼根為所依,緣色境;
耳識:以耳根為所依,緣聲境;
鼻識:以鼻根為所依,緣香境;
舌識:以舌根為所依,緣味境;
身識:以身根為所依,緣觸境。
意識:以神根為所依,緣法境。
六識境修者,可說是武道先易后難之典范。
將雙眼蒙住,便可進入緣色境之初窺,更有甚者挖掉自己雙目,以達完境!
凡達緣色境之完境之人,眼中無劍,心中有劍。
世間來劍,皆可不見,便無恐懼,亦無他想。
唯有心中一劍,無阻而無敵!
然!
能做到挖眼練功者,世間又有幾人?
其余幾境皆是雷同。
所以,六識境修者極難做到六境完境。
特別是第六境,意識境。
踏入宗師,便觸神識,便是意識境初窺,而要達到意識完境,便要前五境完境,才能達成。
……
受五音神簫影響。
長孫忌陷入一種空無世間之中。
無眼、無耳、無聞、無味亦無身感觸覺。
一切外界的感知都被封閉,焚天劍明明在其手中,卻是感覺不到。
敵人在其面前,卻是無有得知。
便連身處何地,亦是無有所感。
僅有洞空的神識于空無之中。
卻是在無意之中,達成了前五境的完境,進而到了第六境意識境。
引鳳簫從櫻唇離開,千秋璃月看著面前直立不動的對手,輕聲一嘆。
同為后天高手,當知修行之不易。
君莫愁是知道五音神簫厲害的,心中十分清楚,面前的長孫忌雖是未死,卻也和死了差不多。
五識斷絕,是為活死人!
鳳目移到長孫儒手中焚天劍,君莫愁蓮步輕移上前。
驀然一驚!
君莫愁腳步立駐,整個人驚駭莫名。
千秋璃月也是瞬間感覺到了,一雙美目死死的盯著長孫忌。
不見長孫忌張口,卻是有聲音于冥冥中響起:
“長孫忌謝過女王殿下。”
聞言,千秋璃月說不出是什么感覺,努力的想要抬起手中引鳳簫,卻是遲遲不能如愿。
那廂,君莫愁亦是全身發顫,只覺周身被氣機鎖死,不能移動半分。
適才二女都是盡了全力,內力所剩無幾,卻是萬萬沒有料到,有人能在身中五音神簫后,還可以反擊。
焚天劍緩緩抬起。
火焰之勢于長孫忌身后沖天而起,直把半邊天空映紅。
冥冥之聲又是作響:
“六識之道,焚天業火!”
但見!
焚天劍紅透幻化為虛影,從本體劍身脫出,朝著君莫愁緩緩前來。
這一劍,是六識劍道之大成。
這一劍,能溶世間凡鐵。
這一劍,能破天下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