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昆侖派藏貨(上)
月氏大軍一路進發,歸心似箭,很快就抵達月氏王城。
作為一國王城,自然是溝深、墻高。
代表著龜茲特色的長槍,支架在城墻垛口上。
西域諸國中,均擅騎兵,龜茲亦有騎兵,卻是更擅長槍。
并且,還發明出一種頗具威力的步戰方陣與騎戰鋒陣!
龜茲方陣與槍騎兵陣!
龜茲方陣,以長槍士兵整齊排列,每人攜帶龜茲長槍,槍長四米有余,雙手操作。
長槍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長槍折斷時之備用武器。
同時,每人還配有直徑一尺的圓盾。
方陣中,士兵們手持盾牌,在保護自身左側的同時,也掩護了相鄰戰友身體的右側。
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著,將長槍對準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則是將長槍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這樣可以增強正面對騎兵的殺傷力。
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
此陣型,能有效的防止敵人的騎馬沖鋒,同時也能防御箭疾。
再加上龜茲的長槍騎兵保護側翼,使其攻守兼備。
槍騎兵陣。
便是長槍兵上馬,因為槍身過長,平時將長槍擱在肩上,槍頭稍向下。
沖鋒時,肩扛長槍,或平刺或下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后,往往讓長槍留在敵人身體里不再拔出。
然后,再用彎刀繼續進行戰斗,戰斗結束后再將長槍取回。
雖說長槍只能使用一次,便是在第一波沖鋒中,就能給敵人毀滅性的打擊。
而龜茲長槍在守城時,仍就發揮出不同尋常的能力。
攻城之戰,由下而上。
龜茲士兵只需要將長槍置于垛口,來回**,敵人攻城士兵就不可能攻上城來,更不可能對四米長槍之后的敵人發起攻擊。
即便敵人兇悍,能以厚甲重盔沖上城來,在城墻上的狹窄區域,長槍如林,根本就是避無可避。
月氏軍則擅于斧鉞,作為一種重武器對上龜茲長槍,原本是有著一定克制作用的。
但如果是放到攻城戰,特別是作為攻方,月氏軍的優勢蕩然無存。
在月氏大軍稍作休整后,就立即發起了攻擊。
以一萬人為一梯隊,數萬人組成數個波次,朝著城壁輪流沖擊。
宮翎是第一次見攻城戰,雖是有所心里準備,但仍舊對攻城戰的慘烈估計不足。
一方是為了守護勝利果實。
一方是為了奪回被占王城。
雙方都是拼了性命,不斷有月氏戰士的身體從云梯上掉落。
城墻上長槍伸縮急湍,擂石滾木不斷。
面對同袍的死傷,月氏戰士個個面孔猙獰,發出高亢的嚎叫聲,奮勇向上,死不旋踵!
前面,戰士在拋灑熱血。
后面,月氏王與各部歙侯,齊刷刷的將目光轉到昆侖派一邊。
按理說,敵不動,我不動。
敵方高手未曾出現,昆侖派高手冒然而動,極易受到敵人偷襲。
但前面的攻城戰,實在是太過慘烈。
月氏戰士已然足夠英勇,卻是未能攻上城壁半分。
這個時候,就需要英雄出現打破僵局。
宮翎瞇了一下眼,對于打架,他從來沒有怵過。
在宮翎的戰斗理念里,不論對方是一人還是百人,倘或是千萬人,我自一刀一身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