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擊!”
招如其名,以肩膀為拒,腰腿發力,威能靠山山倒!
乍聞對手功法名字,石破天驀然一驚,立即側身滑步,手捏掌決,身如滑魚。
此為九天應龍神掌第九式身法,招名‘魚龍變化’,其意重在一個‘變’字,因勢而變,順勢利導。
此招在九天應龍神掌中,算是較為少見的防守反擊掌勢,非是石破天過于小心,實則是靠山擊名聲太大。
所謂靠山擊,乃是道家最為正宗的修練之法。
名曰:靠山功,亦稱虎背功。
一但被此招打中,先是身感外力,跟著力透胸背,能將人全身內腑震碎,實則是由外而內的典范。
武林相傳,此功主走督脈,經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腎俞穴、脾俞穴,最后歸于丹田,有五行循環之理。
由此可見,靠山功是一門硬功內練的奇功!
(至此,小閱所書功法中有經脈、詳解的,已滿四十九種,皆是真實無虛,讀者可放心照練,只是中將威力有所夸大。)
面對石破天,靠山斗羅心中亦是吃驚不小。
以靠山功之能,若是與普通武功放對,不是被硬功打碎筋骨,就是被透勁貫穿胸肺。
而在魚龍變化之下,靠山斗羅打得十分吃力。
靠山斗羅不怕剛、不怕柔,最怕這種滑不溜手。
又是一記肩靠,明明是貼到了石破天身上,卻是如撞綿團。
透勁發出!
卻是被石破天扭身借勁,用肩膀反撞到靠山斗羅胸口。
嘴角溢血,靠山斗羅后躍撤步,拉出兩丈距離。
氣走全身,靠山斗羅這是準備要出絕招了。
反觀石破天,雙手自然下垂,眼眸舒松,靜立不動。
九鼎斗羅為十方斗羅之首,看著石破天如此狀態,心中一驚,連忙出聲道:
“再上一個!”
聞聲,崩拳斗羅身形立動,收拳于肋下,沖勢如猛牛。
崩拳!
所謂崩拳,其實也是直拳的一種。
向前直發,立拳出形,拳眼向上,拳心向里,力在拳面。
發力時,蓄勁隱蔽,短距急發,臂不全釗,力由根發(即由腳跟發力)。
因為是短促突擊,猝然冷動,其功效能力透臟腑,是穿透勁力的典型拳法。
與靠山擊相比,兩者完全不同。
對于兩種功法,作為拳法高手又是穿越眾的向天笑,在教授弟子時,曾有過十分形象的示范。
一枚鐵球,一枚竄天釘。
將鐵球擲出,打在巨石上,巨石表面崩裂,內部裂開。
將竄天釘丟出,直接穿透巨石,形成深眼。
其實,向天笑心中想的是榴彈與穿甲彈,只不過手上沒有,只能用暗器替代。
石破天是向天笑四個徒弟中,最認真、最刻苦的一位。
之前沒有認出崩拳,卻是在對方出手后,立即意識到。
瞬間變招!
九天應龍神掌第七式——云龍驚現!
“轟!”的一聲大響。
氣浪排開四丈!!
崩拳斗羅與石破天各自退了五步都拿住身形。
表面看是平手,實則是石破天勝了半籌。
因為石破天是臨時變招,倉促之間還能打個平手,所以叫勝了半籌。
正經來講,也怪石破天不擅言辭。
若是現場換成言青書或君不悔,一上來就先嘴遁一番,把十方斗羅的名號搞清楚了,也就知道十人各自擅長什么,應對起來也不至于慌亂。
所以說,江湖人士在開打前都要聊聊天,并非是無聊閑的,實則是相互試探。
就在這時,城頭上又是響起老和尚的聲音。
“石少俠,十方金剛魔拳,合則是神功,分則是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