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驚訝的是,魚鉤竟然是直的,就這樣離水一尺,懸于水面之上。
少時,一名老尼踏著河面而來,手中一串佛珠,指尾夾了三片銀葉。
“不想在此地又見前輩,銀葉有禮了。”
銀葉神尼朝著老翁躬身施禮。
老翁不發一言,穩坐礁石垂釣。
銀葉神尼瞧了一眼老翁的直鉤,微笑道:
“古有先賢直鉤垂釣,意取愿者上鉤,看來貧尼今天作了一回那上鉤的魚兒。”
“唉!”輕聲一嘆,老翁終是發聲道:
“吾所鉤者非汝,汝即懂我之意,還執意前來,卻又是那般?”
再次躬身后,銀葉神尼一臉淡然的輕聲言道:
“愿以吾身,換師門傳承不絕,便是不負師恩。”
少時,老翁斗笠微動,看了看回龍谷方向,言道:
“令師與吾有恩,但那魚兒殺我弟子、滅我徒孫、奪我劍器,實在是不可饒恕。”
仍舊是安祥、從容,銀葉神尼輕吟一聲佛號,言道:
“貧尼與那魚兒有約,便不能先失信于他。”
老翁站了起來,河水開始出現一絲波動。
釣鉤拿起,老翁沉聲道:“你我一但動手,必然驚動皇帝身邊之人,亦會將魚兒驚走,這能值得汝以命相償?”
“無量光佛”銀葉神尼又念一聲佛號,不再言語。
……
自從達到后天境來,向天笑接連在后天上進行多層次的突破。
但是,天河上感觸到的動靜,卻是讓向天笑有一些心驚。
后天境界,即養神期,還是著眼于人體本身。
只有達到先天境,即窺虛期,才能反觀自身。
便是這反觀自身,里面有著莫大學問。
人是無法反觀自身的,只有作為相對意義上的‘第三者’才可以。
在道家來講,不外乎幾種方式:
一是神識外化相寄。
二是元神出竅。
三是身外化身。
后兩種不提,單說第一種‘神識外化相寄’,其實就是窺虛期的一種初級表現。
達到這個層次,已然不僅僅是作用于自身,而能借引部份自然之力。
若是能對天地法則有所理解,其威更盛。
這就是凡人口中傳說的仙家之術。
現在,向天笑坐在清白背上,就感覺到天河上有著某種莫大威能,而這威能之中就帶有絲絲自然之力的感覺。
“難到真是先天高手?”向天笑不禁自問道。
以前,只是聽過先天高手的傳說,但向天笑還真沒有見到過。
按武林相傳,先天高手根本不會在世人面前顯現。
先天高手追求的是大乘之期,爾后筑基為道,破碎虛空。
與武林凡俗完全是兩個層次。
但是!
有一點,向天笑十分清楚,窺虛期的先天高手乃至大乘期的絕頂高手,都還是人。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從向天笑擊殺第一位后天高手開始,其實就有某種感覺,自己早晚會遇上先天境的存在。
只是有一點向天笑沒想到,會是在自家昆侖派與藏劍山莊大戰時,這樣一個關鍵時間點撞上。
“先天嗎?”
自問一聲后,向天笑笑了,笑的很燦爛,跟著自語道:
“那就會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