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貨員拿一摞小票,墊上復寫紙,唰唰唰,開了一張小票,“拿去交錢!”
“哎!好咧!”
趙振東接過小票,屁顛屁顛的去交錢和手表票。
然后就得到了一塊萬年青牌手表,花了八十塊錢和一張手表票。
上弦、對時間、戴到手腕上,默默無語的告別了售貨員同志,進入下一個環節。
黑色底印著大紅花的鐵皮外殼的暖水瓶來一個,軍綠色的水壺來兩個,給爸媽上工的時候,灌上熱水帶著,不然他們就得在生產隊的大水缸里面喝涼水。
這個軍綠色的水壺很稀缺,縣城的百貨大樓只要一到貨,立馬就被搶光了。公社的供銷合作社更是沒的賣。
紅色的帶喜字的搪瓷盆子買了兩個,爸媽留一個,另外一個送給趙振有當新婚禮物。
香皂、香皂盒、肥皂、洗衣粉、洗頭膏都買點,老媽肯定喜歡。
零零碎碎的東西有點多。
趙振東把東西裝盆里端著,下樓走出了商店,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把東西收起來。
幸虧是有空間,不然趙振東一樣東西都不會買。他最煩走路的時候拿東西,除了手機以外,所有的東西都是累贅!包括身上背的小書包。
趙振東在步行街轉悠了一圈,進了人家清真飯店,買了二斤牛肉燒麥。又到國營大飯店,買了十個吊爐餅。
然后又回到了第二百貨商店,在一樓糖酒食品柜臺,買了四瓶省城特產的老龍口窖酒和省城特產的花生蘸、綠豆糕、沙琪瑪、小涼糕,一樣來了二斤,回家給姥爺姥姥和爸媽一人一半。那個年代的老年人最喜歡吃甜食。
趙振東一頓把火的把工業券都花光了,沒有辦法買東西了。
出了第二百貨商店的大門,就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就是附近的工廠。
工人同志們最富裕的就是工業券,而農村最稀缺的就是工業券。
趙振東走到礦山機械廠的時候,正趕上工人們吃中午飯的時間。
當時的省城礦山機械廠有四千多個職工,三個大食堂。從車間里面走出來的工人們,手里拿著飯盒,熙熙攘攘的走向食堂。
在食堂里面吃完飯,有宿舍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回宿舍休息,沒有宿舍的就回車間里面休息。
也有不少喜歡抽煙的人走到廠區外面,找個地方曬太陽、抽煙、嘮嗑。
趙振東鎖定目標人群,背著小書包,溜溜達達,走來走去,吸引人家的目光。
眼瞅著就要過年了,肉!是當務之急的剛需品,過年的時候不烀上幾斤大肥肉,美美的吃上一頓,家里都沒有過年的味道。
不過,肉的供應一直都是很緊張的,只要副食品商店來肉了,起早排隊的人,就能排出去八百米遠。
而且排隊還不一定能買著肉,即使買著了,也有可能是血脖、囊囊膪之類的,沒有人愿意要的部位。
這個時候,趙振東同志的野豬肉和鹿肉、狍子肉,就那么悄么悄滴閃亮登場了。
不要肉票,要工業券、糧票、布票、糖票,一切票和錢!
不要肉票就行了!錢,咱們有,工業券咱們也有,工人老大哥沒有幾張工業券還像話嘛!
給我來十斤,給我來二十斤,我要三十斤!買的多的,不一定是給自己家買的,誰家還沒有幾個親戚朋友了!
趙振東一中午就鼓搗出去四五百斤各種肉,等到消息傳出去了,再有工人出來想買點肉的時候,趙振東已經見好就收,走的沒有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