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盛他們那個屋里,男人們喝酒吃肉胡吹亂哨,嘮得那是熱火朝天,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中到人間百態,只要有人起個頭,那小嗑就不斷流。
嘮的最多的就是國家大事,這個年代的人最關心國家大事,畢竟生產隊兩天一學習,三天一開會,再加上廣播喇叭里面天天都廣播,很多事情他們是親身經歷者,感觸良深。趙振東坐在旁邊聽他們臉紅脖子粗的嘮酒嗑,挺有意思的。
女人們那屋,也是不遑多讓,她們雖然不喝酒,但是不妨礙她們多吃菜,用大苞米碴子和紅小豆燜出來的干飯,那是又香甜又綿軟,左一碗右一碗的你就來吧。
這些婦女還帶來了好幾個五六歲的小孩兒,這些小孩兒在家里一聽說要去吃豬肉,小眼睛瞪得滴溜圓。
老崔家的小孫子最喜歡吃肉,一個人吃了一小碗大肥肉片子,還要吃。
把他奶奶嚇得,“孫子啊,不能吃了啊,吃多了拉粑啊!”
小孩兒倒是聽勸:“那我歇一會兒,拉完粑再吃。”
一頓飯熱熱鬧鬧的吃到一點多鐘,男爺們兒都差不多喝到位了,勾肩搭背的走了。
王大河把他的破棉襖敞開了,高呼一聲:“讓我們迎著寒風上路吧!”
“嘣”挨了一腳,你上路去吧!
婦女同志們就安靜多了,樂呵呵的道別,“有空來家串門啊!”
趙長盛和趙振有負責護送趙振東的姥爺和姥娘。
趙振德負責去歸還借來的桌子和板凳。
張桂香和趙山花、趙山杏負責撿碗、刷碗,抹桌子。
趙振東負責監督。
活干完了,趙山花和她男人抱著孩子也要回家了。
“花,你過來一下”張桂香召喚她。
“媽,還有事兒?”
“有事兒,這是二十塊和十斤糧票,你擱自己兜里揣著,留著應個急什么的,家里要是缺什么東西,你就回來拿,媽現在有錢。這個包袱里面是二十尺布料,你拿回去留著過年的時候,給孩子們做一身新衣裳。
好了,走吧,記得有事兒就回娘家來,別自己硬挺著。”
趙山花使勁眨巴眨巴眼睛,抱著孩子走了。
趙山杏站在旁邊看著,咱們家現在這么有錢嗎?居然給了兩張錢里最大的錢!
“看什么!還不趕緊干活!”
干什么活?趙山杏不知道啊!這不都收拾完了嗎?
活哪有干完的時候,想干活還不有的是。
在院子里面用大石頭壘一個灶臺,架起大鍋,熬松香。
趙振東要趁著今天烀豬肉的味,把那幾個豬頭都給烀出來。
松香和豬毛是絕配。
松香熬化了,把豬頭浸入到松香液里面,沾滿了松香液的豬頭拿出來,放到冷水里面冷卻一下,然后再把變硬了的松香殼掰下來,豬頭上的毛沒了,豬頭變得潔白無瑕,讓人很有上去親一口的欲望。
加上今天剛殺出來的豬頭,一共是八個豬頭,按大小個站成一排,挨個被扒了一遍毛皮大衣。
然后,趙振東手持空間里面的小斧頭,手起斧落,“咔、咔、咔”全部劈成兩半,把骨頭剔下來。
重新刷鍋燒水,準備烀豬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