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一樣嗎?今年我不是長的肉多嗎?我還不得心疼一會兒。”
張桂香都讓他給氣笑了,“看看你那點出息勁,你讓你老兒子多給你買點好東西吃,它不就不掉了嘛!”
趙長盛:“那要是不掉的話,再吃點好東西不就長得更多了嘛!”
“去一邊子去,我不稀和你抬杠,我還得做飯呢!”
張桂香下地去燒火做飯去了。
中午還不能吃元宵,元宵得留著晚上送完燈以后回來才能吃。
正月十五的晚上得上山去給老祖宗送燈。到了晚上往墳塋地那邊一看,一個個小紅燈直眨巴,好像是挺熱鬧的樣子。
正月十五晚上送燈這個習俗可能許多地方都有。
趙振東他們家這一帶,以前還是大家庭的時候,都是由長房長子帶領大家,先在家里擺上供品,祭拜一番,然后等到天黑之前到祖墳去送燈。很隆重的。
后來破除舊的習俗,大家庭也都分家單過了,這個習俗就沒有了,到了現在就是各家分頭行動,自己去送自己的。
中午吃完飯,張桂香就把提前預備好的小燈籠拿出來了,一個罐頭瓶子和一根小紅蠟燭,還有幾樣上供的東西,裝進小筐里面。
“趙長盛,你再看看有沒有少什么東西。”
趙長盛扒拉扒拉,“行了,就這么些玩意兒吧,少不少的誰知道,現在也沒有人講究那么多。”
“趙振有,過來拎筐,咱們早去早回,別等天黑看不清道,再卡一跤。”
趙長盛領著趙振有走了。
趙振東沒去,他得留在家里幫他媽包餃子。
今天晚上不僅要吃元宵,還得吃餃子,餃子是主力,元宵是意思意思。誰吃元宵也吃不飽。吃多了還難受,不好消化。
“鐺、鐺、鐺”剁餡子,和面,搟皮,包餃子。
娘倆都屬于手藝人,兩蓋簾餃子不長時間就捏出來了。
等趙長盛和趙振有回來的時候,餃子已經下鍋了。
趙長盛樂呵呵的湊過去,幫著添柴禾。
“看見你大哥了?”
“看見了,我大哥挺高興,他們家今天去供銷社排隊,沒買著元宵,都賣了了。要不是我送去了二斤元宵,他今天晚上都沒法給老祖宗擺碗了。”
“那你這是立功了,你娘肯定高興了。”
趙長盛站起來,把手里的小柴禾棍兒一扔,
“不跟你說了,酸不拉幾的,餃子熟了,趕緊吃飯。”
張桂香哈哈笑,想讓我表揚你,沒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