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
晨曦初露,一只色彩斑斕的大公雞就站在張桂香家的墻頭上,伸著脖子引吭高歌。
趙振東他姥爺張儒斌,拿著一個小鋤頭出來了,在院子里面溜溜達達的,東刨刨,西挖挖的尋找院子里面為數不多的野菜。
趙長盛和張桂香也都起來了,兩口子穿好了衣服,就到院子里面伸胳膊、踢腿瞎晃悠。
早晨起來空氣清新,吸一口氣心里頭都透亮。
“爹,你又找著了幾根野菜?”
張桂香看著她爹手里的拿著的那根小野菜就想笑。
她爹和她娘被她接到家里來了,時間長了,老頭老太太閑著沒事干就難受了。
她爹閑不住就可院子挖野菜玩,一共就這么大的院子,能有幾顆野菜。現在還能找著一根就不錯了。
她爹挖野菜,她娘就在后院養了一群小雞。十多個,嘰嘰嘰嘰的在他們的小院子里面跑。老太太天天剁雞食,喂小雞,也算是找到了一個營生。
現在城里還沒有不許養雞這一說,家家戶戶只要是有條件的都養了幾只雞,有的人家院子大點的,還養鴨子、養大鵝。
張儒斌把手里的小野菜,得嘍得嘍,小小的一根,很凄涼,“沒有了,就找著一個這么點的小野菜,明天早晨我出去找去。”
張桂香不同意:“爹,你出去挖野菜可不行!萬一你走丟了怎么辦?”
老頭瞪眼睛,“我還沒老糊涂呢!我來縣城的次數比你還多呢,就這么大點的地方,我還能走丟了?”
趙長盛說:“爹,明天早上我陪你去,我知道哪嘎塊兒有野菜。”
趙長盛怕老爺子自己出去,萬一真的走丟了,那可就麻煩了,老頭都快七十六了,在這個年代,絕對屬于高齡老人了。
太陽漸漸的升高了,花花草草上面的露水也消了,幾個人的晨練活動也結束了。回屋洗洗涮涮的就準備吃早飯了。
“爸、媽,吃飯了。”
孫杰把桌子放好了。招呼爸媽吃飯。
孫杰已經在這里扎根了,她不愿意回農村了,特別是她兒子趙小寶留在城里了,她想兒子、舍不得。
趙振有改養肉食雞了,不用天天撿雞蛋、賣雞蛋了,事情少了很多,他隔三差五的回去一趟就行了。
趙振東搬到城里以后,交通方便了,出去的次數就多起來了,趙振有兩口子留在家里,正好可以給幾個老人做個伴。
大米粥、饅頭片和小咸菜、咸鴨蛋,這是趙長盛和張桂香的早飯。
姥爺和姥娘的早飯,孫杰已經給送到后院去了,老頭老太太習慣了兩個人吃飯,不愿意天天都和大伙在一起吃飯。偶爾聚在一起熱鬧熱鬧倒是很喜歡。
他們早上喝牛奶、吃荷包蛋。牛逼了。
縣城的條件就是比農村好,有賣牛奶的。
每天早上七點鐘左右,奶站的職工都會騎著自行車,馱著兩個大帆布兜子,給訂奶的人家送奶。
沒有預訂出去的牛奶,奶站的職工就會用自行車載著一個帶蓋的鐵皮桶,拿著一個提摟,到居民區來賣牛奶。
提樓就是打醬油的那個玩意兒,一提樓一斤或者是半斤,還有一兩二兩的,不過一兩二兩的提樓是打豆油的。
因為那個時候缺少飼料,牛的產奶量不高,所以一般情況下,奶站剩下的牛奶也沒有多少,要買牛奶,得有奶票。
至于訂奶的得有奶證。奶證需要特批,得優先保證嬰兒的供應。
趙振東家有奶票,還不少。所以喝奶的不只是老頭和老太太,還有趙小寶和小雪。
趙長盛和張桂香喝不慣牛奶,他們喜歡吃咸味兒的東西,喝牛奶得放白糖,沒聽說有放咸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