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今又重陽。
一九七七年重陽節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重陽節自然也就不怎么受重視。
登高望遠、飲茶賞菊,這樣的活動是沒有的。家里能吃上一頓好飯就不錯了。
趙振東的姥爺清早起來,把陽歷牌上昨天的一頁給撕下來了,然后新的一頁就露出來了。
老爺子看著陽歷牌上面的三個紅字,笑了,重陽節了!
東北十月份的清晨還是挺冷的,老爺子也不上外面溜達了,就坐在炕頭上,習慣性的把收音機打開了。
一陣雄壯的樂曲聲過后,就是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時間。
播音員清脆悅耳的聲音播報: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搞好大學招生是全國人民的希望》。
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
千軍萬馬將要匯聚在一起,努力攀登新的高峰。就是看看誰能闖過獨木橋,鯉魚跳龍門!
老爺子聽完了新聞節目,就按壓住內心的激動,背著手,溜溜達達的出來了。
溜達到前院,就站在那里靜靜地看著正在晨練的趙振東。
多好的孩子,心地善良、和睦兄弟、孝敬父母,長得又高大英俊,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少年人蓬勃向上的力量。
等到趙振東的鍛煉暫停的時候,老爺子說道:“小柱子,過來一下,姥爺和你說點事兒。”
趙振東知道他姥爺要說的是什么,就走過去,說:“姥爺,咱們進屋說吧,外面怪冷的。”
外面確實是不暖和,不適合長談。
祖孫二人進了屋,在客廳里面坐下,趙長盛和張桂香也出來了,他們也有早晨聽廣播的習慣。
這個時代的人都有這個習慣。即使是你家沒有收音機,外面也有廣播喇叭。
老爺子和趙長盛、張桂香的神情都有些嚴肅。
趙振東的姥爺是山東人,山東那個地方文風鼎盛,自古以來就極為重視科舉考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舉考試就是他們留在骨子的東西,是他們的天、他們的地,是他們的生命和空氣。
即使是農家子,也有一顆通過科舉向上的心。
通過了科舉考試,從此就官民兩途了!
這個時代考大學,也和在早差不多,大學畢業就是國家干部了,是國家的人了,體制內的了。
二十三級、二十四級,大概就是九品和從九品的官員了。叫人如何不激動。
老爺子說:“小柱子,今天早晨的新聞你聽見了吧?你跟姥爺說說,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