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擁有一百臺縫紉機的制衣廠,可以容納的工人遠遠不止一百個。
各個部門和工種加在一起,大約需要二百多個人左右,這還是指的工廠使用兩班倒的制度。
如果是三班倒,那么需要的工人會更多。
大地大隊第四生產隊的女社員,已經滿足不了制衣廠用工的需要了。
于是,崔家成就招了不少關系戶進來。像他們小隊干部的親戚,大隊干部的家屬,甚至還有通過公社關系送來的。
當然,前提是必須要好好干活。把廠子干黃鋪了,對誰也沒有好處。
制衣廠的庫存原料,除了以前剩下的那些棉布材料,還有趙振東頭一天給崔家成送來的,價值二十萬的化纖面料。
趙振東同時還送來了六十臺二手的縫紉機。
制衣廠的工人們,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原材料多,就意味著有活干,有活干就意味著有錢掙。
老崔很高興,生產隊的會計更高興,因為加工費漲了。
“隊長,老趙家的小柱子這回可是給了一個好價錢吶!加工費整整翻了一番啊!”
老崔笑著說道:“小柱子這回不增加加工費也不行了。我聽說外面有不少縣城也開始有人做這樣的生意了。人家的加工費比他原來給的高啊!”
“隊長,咱們小隊現在也有一些積蓄了,咱們為什么不自己干呢?光掙加工費沒有多大的前途啊!”
“嘁!你當我不想自己干吶?咱們不是沒有路子嘛!你能弄著布票?”
小隊會計搖搖頭,他可沒有那兩下子,不過,“隊長,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小柱子買這些布料,不用布票?”
老崔點點頭:“很有可能!不過即使是他買布料不用布票,跟咱們也沒有關系。咱們手里的這點錢,不夠咱們出去嘚瑟的。”
“唉!”
會計嘆了一口氣,“人比人,氣死人吶!小柱子那么一個小青年,居然比咱們生產隊還有錢。”
老崔笑道:“人家有錢是人家的。我一點都不眼氣!小柱子對咱們這些老家的鄉親可是有情有義的。要不是小柱子幫助咱們,這幾年咱們可就不好過嘍!”
老康他們幾個生產隊的干部,坐在旁邊,都默默無語。
他們對趙振東愿意幫助鄉親們,是心存感激的。但是給人家做加工,終究還是不如自己干。
制衣廠這幾年是什么情況,他們這些生產隊干部,是再清楚不過的了。要說他們沒在心里算過這筆賬,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生產隊手里沒有路子、沒有錢,也是無能為力、徒呼奈何。
“好了,咱們各就各位吧!加工費送來了,布料也有了,機器又多了六十臺。咱們就齊心合力的大干一場。
我知道大家伙心里都是怎么想的。放心!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大家伙都是哈哈大笑,老崔心里有數就好。
崔家成的心里當然有數了,這幾年從他手里經過的加工費,只要乘以十,基本上就是趙振東掙的錢數,大差不差。
這么大一筆錢,誰能不眼紅?這些錢如果都是他們小隊掙的,那么他這個小隊長,很有可能是給個大隊長也不換了。
老崔準備干完這一票,就和趙振東好好談談,至于談什么,老崔已經想好了。
趙振東和老崔有著同樣的想法,他也準備在干完這些布料之后和老崔談談。
不過他不是想和老崔談繼續合作的事情。他準備要抽身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