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時候,趙振有和趙振德回縣城了。
趙振東和他爸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外面的大太陽明晃晃的時候才睜開了眼睛。
這要不是太陽晃眼睛了,還可以再趴一會兒的。
“爸,早晨吃什么?”
趙長盛趴在被窩里面,“吃方便面吧!省事兒。”
趙振東起來洗臉、洗手,劈柴火點火。
水燒開了,趙振東拿出來兩袋方便面,杏黃色的塑料包裝,還有一個半拉雞蛋的圖案,華豐三鮮伊面,四毛錢一袋已經是過去時了,現在賣七毛錢一袋,很奢侈,一把掛面才賣六毛錢。
撕開包裝,把方便面放進開水里面,把調料包打開,還有一小袋袋油,也放進去,滿屋子都是方便面的香味兒。
再打四個荷包蛋,放點蔥花、香菜。
趙長盛起來了,洗手、洗臉,端起來裝方便面的大碗,吸溜一下,“唔”!就是這個味兒!
吃飽了,趙振東就陪著他爸到村子里面走走。
趙長盛已經離開這里有幾年了,現在又回來了,他看著這里的山山水水的都感覺很親切。
“柱子,咱們家的地在哪里?”
這個事情,趙振東還真知道,分地的時候,他們家有六口人的戶口在生產隊,一共分了不到十畝地,像他們家這樣的丘陵、山林地區,沒有多少正兒八經的糧食地。
“爸,咱們家的地在后山了。我都讓老崔給租出去了。”
那就算了吧,后山挺遠的不說,萬一讓人家以為自己家想把地收回來就不好了。都是鄉里鄉親的,伺候點地也不容易。
“柱子,咱們上柴火山去溜達溜達。”
現在的柴火山都已經固定了,不再年年輪換了。
趙振東家的小山包,樹木明顯比旁邊的茂密,他們家已經很久沒有打過柴火了。
爺倆在山上逛了一會兒,順著小河一路出溜出溜的滑回來了。
“長盛!你們爺倆上哪去了?我都來了有一會兒了。”
趙長盛樂呵呵的,“老崔啊!走,進屋!”
老崔頭今年可能是五十六、七歲,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崔打扮的又新又亮。
從下到上,新棉鞋、新褲子,棉大衣是新的,棉帽子也是新的。走路也很精神有勁。
進了屋里,老崔就把他手里拎著的大口袋放在炕上了。
“沒有什么送給你的,里面都是咱們山里的東西,榛子、核桃、栗蓬和小蘑菇頭,還有點花生毛嗑,拿回去給孩子們嘗嘗老家的味道。”
趙長盛舉起大手指頭,表揚一下老崔,“老崔,行啊!出息了哈!這小話顛倒的挺好哈!”
“那是!誰還不能進步點啊!你都坐上小轎車了,我還不得攆兩步啊!”
兩個人時間長了不見面,見面就先斗兩句嘴,這個是顯得親近、不見外。
趙振東給兩個人泡了一壺茶。
“崔叔,喝點茶水,慢慢嘮。”
老崔樂了,“柱子,我還沒感謝你呢!你給咱們老家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兒啊!
你知道那個西柳大集吧?”
趙振東點頭:“嗯!”
他當然知道西柳大集了,他當初給生產隊弄的那個制衣廠,就是仿效人家的起步模式的。
西柳大集最初是因為一個農民,賣了兩條褲子,掙了四塊錢,然后引起的大家群起效仿,最后形成了一個覆蓋東北的大型服裝批發市場。家家戶戶賺的缽滿盆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