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雨坐了下來。
“怎么樣?剛上大學還適應嗎?”
“嗯!挺好的,我們寢室的同學都挺好相處的。”
“那就好,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來問問我。”
“嗯!”
宋文晴和周小雨嘮了一會兒,周小雨就回去了。
…………
趙山花和周大春在周小雨回來一趟以后,也就放下了心。安心的每天做生意賺錢。
只是時間過得快,轉過年就到了周有才初中畢業的時候了。
周有才都十八歲了才初中畢業,他的臉紅得很,他堅決的表示,“爸、媽,我不上學了,我不上高中了!”
他媽趙山花拿了一個笤帚,他爸周大春準備拿搟面杖。
“不上學了,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啊?”
周有才面對笤帚疙瘩,也不妥協,“反正我就是不上學了!我上學有什么用?我也學不會,我也考不上大學!浪費那個錢干什么?”
趙山花舉起了笤帚疙瘩,又放下了,開始抹眼淚,“你才十八歲,不上學能干什么呢?”
周大春嘆口氣,他這個兒子啊,打小底子就沒打好,在農村那些年散漫慣了,打也打不聽,學習也學不進去。不像他姐,從小就待在她老舅家,條件好、學習也好。
“有才,你要是不想上學了,就跟著爸媽賣衣服吧。好歹有個營生,省得你出去游手好閑的五馬六混。
再說做生意掙的也不少。過幾年爸媽給你買個房子,娶個媳婦兒就安穩過日子吧。”
周有才說:“爸、媽,我想去當兵!”
什么?!
趙山花和周大春兩口子大吃一驚!
“有才,你怎么會想去當兵呢?訓練那么苦,你能挺得住嘛?”
“能!”
“可是,你的戶口也不在這里啊?你去當兵,人家也不能要啊?”
周有才說:“我去找我老舅去。”
“有才啊!你可想好了啊!”
“我想好了!”
趙山花和周大春領著周有才來了。
趙長盛和張桂香聽大閨女說她們家的周有才要去當兵,也都是愣了一下。
這要是在以前的鄉下農村,當兵可是一個好出路,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當幾年兵,復員回來,還能給安排一個工作。
可是現在沒有那個說法了,家里有工作的,都停薪留職的不上班了,在家里做生意不也挺好的嗎?
趙長盛說:“有才,你和姥爺好好說說,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姥爺,我就是想去鍛煉幾年。沒想別的。”
張桂香說:“等著吧,等你老舅回來再說吧。反正人家征兵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也不是說你什么時候想去、就什么時候去。”
家里的大人都很沉悶,小孩子們可不這樣。
劉國棟和劉國梁哥倆就羨慕周有才,他們倆要是也到了十八歲,他們倆也想去當兵,因為他們的爸,就是復員兵。
劉衛軍就是當兵的出身,他經常給他的兩個兒子講部隊里面的事情,兒子崇拜老爹,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