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有說:“這都大天什亮的了還不趕緊放桌子吃飯!一會兒什么時候走?頂著大太陽走啊?”
趙山花撇了他一眼,說道:“就你話多!”
孫杰說:“該!”
趙振有笑笑,不說不笑不熱鬧。
桌子放好了,幾個當媽的就去拾掇她們的孩子。
趙家富他們幾個小孩兒洗完臉、洗完手,穿好衣服出來就看見了劉麗麗。
趙家富很高興,主動跑過去和劉麗麗打招呼,“麗麗姐!你來了!”
劉麗麗比趙家富大三歲,平時很有點姐姐的樣子。
劉麗麗說:“小家富,你今天的作業寫完了嗎?”
趙家富笑嘻嘻的說:“寫完了!我昨天晚上加班寫完的!”
要不然他今天出去玩兒,就理不直氣不壯了。
心大的趙家富還沒發現,每個人見了他都喜歡問他的作業寫沒寫完。好像他不愛寫作業似的。
趙家瑞和趙初晨也出來了,趙初晨見了劉麗麗,就蹦蹦跳跳的跑過去。
“麗麗姐!你今天也上水庫去玩兒嗎?”
劉麗麗說:“是啊!一會兒咱倆一起走哈!”
趙家瑞在桌子邊上坐下來,給劉麗麗拿了一個窩窩頭,說:“小麗麗,你嘗嘗,窩窩頭可好吃了!”
趙家富說:“對!”
因為有了劉麗麗的加入,趙家富就又拿起來一個窩窩頭,陪著劉麗麗一起吃,吃得好像還挺香的。
趙家瑞和趙初晨是堅決不吃,他們不愛吃。
誰都不怎么喜歡吃的窩窩頭,趙山花和趙山杏她倆挺喜歡吃的,她們倆一個人吃了兩個窩窩頭,還說剩下的她們帶回家吃去。
吃完了早飯,周大春和劉衛軍,還有趙振有就開著車,拉著老爺子和老太太,還有婦女和孩子們先走了。
剩下趙振德和趙振東陪著趙長盛和張桂香在后面慢慢走。
趙長盛和張桂香想在村子里面走一走、看一看。他們已經十幾年沒有回來過了。
趙長盛和張桂香一邊溜達著走,一邊還念叨著,這是劉寶庫家,這是瘸子老師的家,這個是老楊家,這個是老王家大院。
他們已經離開老家十多年了,這個小村子卻一點變化都沒有。
也不能說一點變化都沒有,沒有變化的是眼前的這些房子,有變化的是這里的人。
那些比趙長盛和張桂香年齡大一些的老人,幾乎都沒有了。
和趙長盛、張桂香他們年齡相仿佛的老人也沒剩下多少。
最大的變化是滿大街亂跑的孩子們沒有了。
趙振東他們這個年齡段,家家戶戶的孩子都不少,家里五六個孩子、七八個孩子的人家有的是,家里要是只有三個兩個孩子的,都覺得不好意思。
到了現在,一家只有一個孩子了,孩子們該上學的去上學了,該打工的出去打工了。
大街上哪能看見幾個孩子?
不但孩子們看不著幾個了,就連站在墻頭上“呴、呴、呴”的大公雞都不見了。
趴在地上被大公雞踩的“咯、咯”叫的小母雞,也看不見幾個了。
在路上左右、左右的,扭著大腚“嘎嘎”叫的鴨巴子也沒有了。
更別提大鵝了,大鵝現在都成了稀罕物了。
再往前走不遠,就看見了老穆家的苞米樓子,苞米樓子上面是苞米倉子,下面是空的。
趙長盛和張桂香都嘆了口氣,老人都沒有了啊!
再走一百多米,就到了原來的生產隊場院,晾煙房的小土樓子還在,小隊的幾間瓦房也還在,就是人不知道上哪去了。
再往前面走出去兩是百米,就到了上山的小路了。
趙振德和趙振東都松了一口氣,這樣的場景不太適合老年人觀看。很容易觸景傷情。
“爸、媽!用不用我們背你們走!”
趙振有把婦女兒童、還有老爺子老太太送到了辦公樓那里,就回來接趙長盛和張桂香了,他也知道村子里面的場景不太好看。
趙長盛說:“你們三個背著你媽走吧!我有勁用不著。”
張桂香說:“上一邊子去!”
就這么點路,她還能走不動怎么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