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下雨的時候,鞠文慶和王舒婷就在家里面看電視,睡大覺。
趕到天氣晴朗的時候,鞠文慶就和趙長盛約會,共同去釣魚。
王舒婷則是和親家母去爬小山、挖野菜,再不就是去逛大街,或者是去東風鎮上趕大集。
東風鎮的大集,是在每個星期的星期五,一個月可以趕四回大集。
每逢趕集的時候,東風鎮的各個大隊的農民伯伯們,挑著擔子、趕著牛車,來集上賣自己家的蔬菜、雞、鴨、鵝等農產品。
周邊各個鄉鎮和縣城的小商販們,開著面包車、半截子車,也來趕集賣東西。
大集上人潮涌動,熙熙攘攘,你擠我、我擠你的很有意思。
鞠文慶和王舒婷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這里的生活,愜意的已經開始樂不思蜀了。
鞠海軍和鞠婷香每次打電話來,問老兩口兒想不想家?回不回去?
都被老兩口兒嚴詞拒絕了。
回去干什么?房子和院子,老閨女都按照他們的想法,給重新裝修了一遍。
這里的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老兩口子已經決定要在這里養老了。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是一個方面,老閨女和老閨女女婿孝順是一個方面。
還有一個原因,趙振東家的老爺子和老太太,近百歲的高齡了,每天還能在院子里面溜達玩兒。
偶爾還擺弄、擺弄菜地和花園子,吃嘛嘛香,身體倍棒,誰能不羨慕?
長生不老不苛求,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有多好?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
趙家瑞放暑假的時候,回來陪著姥爺和姥姥玩了一個多月,更堅定了鞠文慶和王舒婷在這里養老的決心。
立秋的時候,秋風微涼,大田里面的莊稼,漸漸的金黃了起來。
青紗帳變成了金紗帳,青苞米變成了秋苞米,苞米棒子足足有一尺多長,豐滿又壯碩。
黃豆地里面的豆莢,從可以煮著吃的綠色的毛豆,變成了金燦燦的黃豆莢。
豆莢鼓鼓的,偶爾有風吹過,“啪!”,黃豆莢就會炸裂開來,一粒粒黃黃的豆粒兒,就會掉落在土地上。
張桂香每次從大田那里路過,看見掉在地上的豆粒,都會覺得怪可惜了的了。
“小柱子,地里的莊稼該收了!黃豆粒都掉地上了。你看看,我和你老丈母娘,今天一天就撿了能有一斤多!”
張桂香和鞠芳菲她媽,準備拿這些黃豆生豆芽吃。
不是長豆芽,是黃豆芽,炒了吃,越嚼越香。
趙振東說:“收!明天收割機到了,后天就收秋!”
這個時候還沒有什么大型聯合收割機。單項的玉米收割機和黃豆收割機也很罕見。
和安縣周圍的市縣,老百姓們可能只是在電視上看見過這個東西。
玉米收割機和黃豆收割機的研發地,在大西北,那里的廠子還沒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滿足不了外地的需求。
不過,這個事情難不住趙振東,他有錢吶!他跑的還快!
啊!秋天來了!收獲的季節到了!
江長征和牛勝利在農場的辦公室里面坐不住了。
整個農場,連養豬、養雞、鴨、鵝的職工都算上,一共也就四十多個小人兒,收三千多畝地,做夢呢?
大哥你別鬧,咱不開玩笑,累死也干不完啊!
一旦來了一場大雨,就完犢子了。
江長征和牛勝利在農場的大院子里面轉圈圈,一會兒到大門口看看,一會兒到大門口看看。
趙振東說他今天過來,怎么還不來呢?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