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后,劉十九將筆墨紙硯往荷花池里一丟,一邊向外走,一邊嘟囔道。
“筆墨太差,不然定要寫首好詩,可惜了這景色了。”
“馮毅,起轎吧。”
“呃……”馮毅撓了撓頭,心道,拉不出屎還怪恭桶不舒服,什么人呢?
來到太廟門口,馮毅請示劉十九在外等會,得到準許,便跑了進去。
不出片刻,宏偉的太廟內傳出馮毅那尖銳的高呼。
“宣南風帝劉十九進入太廟。”
“宣南風帝劉十九進入太廟。”
……
殿外值守的士卒連連高呼,劉十九捂著耳朵,眼中帶著一絲玩味的笑,走向了臺階。
路過馮毅時,劉十九從懷中掏出一張疊起來的宣紙,遞了過去。
“父帝的圣旨,讓你當眾宣讀。”
馮毅愣神之際,劉十九已經把宣紙塞進了他的手里。
“他個屬國王憑什么進入太廟?”
“還南風帝?不就是一個奴國的君主嗎?”
“這不符禮法,有違祖訓。”
劉十九沒有理會諸侯王的議論,還有他們那藐視的眼神,昂首挺胸的走上殿中,一甩袍子,就要跪倒。
雖說他對仙家沒什么感情,但畢竟流著仙家的血,跪拜一下也是理所應當。
“臣,拜見圣……”
“無需多禮,起來吧。”仙錦城聽到是‘圣’字而不是‘父’字,及時打斷了劉十九,揮手壓下諸侯的議論聲,沉聲道。
“諸位王叔王兄不必心急,本帝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解釋。”
“屬國,舊稱戎狄蠻夷,自古便是大元的心腹大患。”
“先帝英明神武,重用四位王叔將之平定,組成三十六屬國,讓大元百姓享了幾十年的太平。”
“先帝功高志偉有目共睹。”仙錦城回身一拜,站在兩旁的諸侯也跟著躬身下拜。
“四位王叔的功績也是歷歷在目,小侄替大元萬萬百姓,拜謝四位王叔。”仙錦城又對著三大天王和仙霄荇一一行禮。
行禮到仙霄荇的時候,劉十九轉頭看去。
只見仙霄荇正抱著平西王的靈位站在諸侯前邊。
“臣不敢當,大元百姓能享太平,那是先帝之德,圣帝之功。”
淮南王連忙回禮,其他天王剛要回禮說恭維話,便被仙錦城擺手制止了。
“王叔們不必過謙,你們的功績大家都看在眼里,史官會如實記載。”
“近些年戎狄蠻夷又有再起兵戈的征兆,本帝也聽說了。”仙錦城頓了頓,看向劉十九。
“今日召劉十九進入太廟,就是為了此事。”
“其實……”仙錦城沒等說完,余光一掃,就見馮毅站在門口急得團團轉。
“馮毅,續香。”
“是,主子。”馮毅連忙躬身低首小跑到香案處,拿出三根降真香送到了仙錦城手中。
“出什么事了?”仙錦城一邊點香,一邊低語。“今日我等了足足二十年,若不是大事就不必說了。”
“主上,是大事,天大的事。”馮毅背對著諸侯,從袖口中拿出一張折起的宣紙。
“主上,真的要當眾宣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