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給你說了多少次了,你那頭發不好治,我都翻過好多古籍了,上面也沒對癥的方子。”
孫院長聽見這話,整個人都僵在了原地。
不是!??
這話是能隨便說出來的?
尤其是方別還在現場,這讓孫院長恨不得找個地縫給鉆進去。
孫院長臉色漲紅,瞪大著雙眼,他想從元雅的表情中看出這女人是不是故意的。
方別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孫院長的頭頂那明明很稀疏,卻留的老長的頭發。
不用解釋,孫院長絕對是想用有限的頭發創造無限的可能。
這打人不打臉,方別還是忍著笑意站出來說道:
“是這樣的,我叫方別,剛從部隊轉業到咱們醫院中醫科。”
“孫院長是帶我到您這來學習的。”
元雅有些詫異。
方別是從部隊轉業并沒有讓元雅驚訝,畢竟那身軍裝都還在身上。
但方別說他是來這兒學中醫的,這個回答出乎了元雅的預料。
先前職工醫院這邊也是有好幾個從部隊轉業的軍醫,但他們都分配去了外科和內科。
尤其是內科,像他們這種有一定經驗的醫生直接就能上手。
就算是換做普通人,按照現在的政策,一般也就培訓個三個月左右就能上崗。
比起中醫動輒幾年十幾年的學習時間,這需要的時間短了太多。
就算是后世的各類中醫大學,之所以能把學習時間縮短,也是因為把醫和藥分家之后才極大的縮短了學習時間。
再加上最重要的一點,現在中醫的地位實在不咋地,除了之前早已成名的名醫外,許多中醫在醫院里都是受歧視的存在。
這兩點加在一起,有條件的都不會選擇中醫這個專業。
元雅沉吟片刻之后說道:
“你確定?”
“中醫這一行沒個十年八年的可沒資格坐診。”
“以你現在這個年紀,怕是……”
這對于別人來說絕對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但對于方別前世就是中醫專業,雖然才剛剛實習一個月,但他不是還有系統嘛。
元雅的話還沒說完,方別便笑著回道:
“這一點倒是沒什么問題,我祖上好幾代都是中醫,這基礎的知識我還是知道的。”
元雅有些好奇了。
“既然你祖上是中醫,那為什么沒有傳承下來,怎么又成為一名軍醫的?”
方別解釋道:
“我十多歲的時候,父母意外離世,當時為了生活便選擇參軍,恰好我又會一點醫術,就分配到了衛生隊。”
元雅沒想到方別的經歷這么坎坷,看向他的眼神有些同情,同時還帶著火熱。
倒不是元雅對方別有什么想法。
這完全是現在中醫實在太少了,整個附屬醫院之前也就她一個中醫,也就是今年年初楊建走了關系,從同仁堂那邊的學徒,一躍成了附屬醫院的醫師。
說實在的這種自身醫術不過硬走后門進來的醫生,元雅是十分不恥的。
雖然楊建這一年也沒犯什么大錯,但開的藥方經常牛頭不對馬嘴,就按著吃不出毛病的標準,不知道糊弄了多少患者。
中醫的名聲就是被這種人給敗壞的!
與楊建相比,方別在元雅眼中就像是一塊璞玉。
但是元雅還是留了一個心眼,畢竟剛才孫院長的那一聲老弟,她是聽在了耳朵里。
萬一又是一個關系戶。
“既然你有基礎,那就先在我這學一段時間。”
“不過有些話我還是要說在前頭,要是不能通過考核,那就不能獨立坐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