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方別和元雅在食堂吃過了午飯。
說來也巧,這次方別排隊的還是傻柱打飯的口子。
跟昨天倒是有一點不同,今天是沒人插隊了,直到方別吃完了午飯,也沒見到賈東旭的人影。
接著回到了診室,一下午也沒個人影,寧可藥柜三尺塵,但愿天下無病人,方別倒也樂得清閑。
就這么一晃,時間就來到了三點鐘。
聽著窗外大喇叭傳來報時的聲音,還在寫著醫案的元雅抬起頭,朝方別說道:
“今天應該也沒什么病人了,你現在就先下班,昨天才剛安家,估計還差不少東西,早點下班,趁著百貨大樓沒關門,你去把缺的東西置辦上。”
方別正有此意,他本來也打算早點下班,沒想到元雅早就考慮到了。
“那成,謝謝師父,我就先走了。”
“唉,等等。”元雅叫住了方別。
“師父,您還有啥吩咐?”方別回過頭。
元雅放下筆,活動了一下有些發酸的脖子,說道:
“你錢夠不夠,不夠的話,你給我說一聲。”
元雅昨天還送了不少東西,方別又不是專業吃軟飯的,咋好意思用她的錢。
“不用了,我身上錢夠。”
說著,方別還拍了拍褲兜。
“嗯,錢夠就好。”
元雅一點頭,接著又叮囑了一句:
“對了,你路上小心一點,別走小路,還有財不外露。”
元雅說的不無道理,雖然是京城,但現在又沒有滿大街的攝像頭,各個派出所的警力有限,治安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這兩年甚至還不如前些年剛剛建國處于軍管狀態的時候。
“知道了師父。”
方別回應了一句就走出了診室。
一路出了醫院大門,方別找了個路人問了百貨商店的位置,便直奔而去。
走了有半個鐘頭,好歹是到了地方。
方別一進門,好家伙,那場面人擠人,許多人手里都還提了好幾個裝的滿滿的袋子,看樣子沒少花錢。
看來就算再困難的年代,永遠都不缺有錢的人。
方別擠過人群來到賣自行車的柜臺,這里的人倒是挺少,畢竟自行車也是個大件,買的人很少。
至于看熱鬧,現在的售貨員態度可沒后來那么好。
那人來人往的,可都是人大面大的地道老北京人兒,被嗆兩句兒,那多丟面兒。(京城其實是一座移民城市。)
方別倒是知道這個情況,上來就把自行車票給亮了出來。
現在款式也不多,方別看了幾眼,最后選了一輛黑色的鳳凰牌二六自行車。
方別平時也用不著拉東西,這車的大小正好。
選好了車,柜臺里負責把輻條和能上緊的零件兒都給緊了一遍,這些不用額外花錢,都是免費的。
趁著這會兒功夫,方別在百貨商店里轉悠了一圈,從油鹽醬醋茶大米面粉,到各種生活用品給置辦齊全。
甚至連今天剛發的肉票,方別也全給花了。
攏共三斤的肉票,分了一半給師父元雅,剩下的一斤半要是再摳搜,都嘗不出個啥味兒。
最后把所有東西往自行車上一捆,才到了派出所給砸上了鋼印。
等出了派出所,也才五點多的樣子,現在還沒實行朝九晚五,甚至都還沒到下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