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和老太哄了好一陣,小孩也絲毫沒有配合的意思。
兩人有些無奈,最后還是老頭朝著方別說道:
“要不我把他抓著,您給他施針?”
方別搖了搖頭,沒有答應。
這樣做的風險不小,銀針入體之前還好說,就算小孩再怎么不配合,也能把控著銀針。
但是下針之后,萬一兩人沒有按住,小孩自己把哪里傷到了。
這個責任該怎么劃分?
真要像電視劇里那種醫生,不顧自己的風險,也要上去把病人給治了。
方別自問是做不到的。
或許現實中也存在那種醫生,但方別前世看過太多的例子,做了好人,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報。
所以心里敬佩就行了,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自己。
“還是開藥吧。”
方別只是說了一句,便寫起了藥方。
治療小兒疳積,一方面健脾扶正治其本,一方面消積化滯治其標。
不然,單祛其積,則有損正氣,純補其虛,則壅滯益積,都是不可取的。
方別所用方中包含白術,枳實,三棱,莪術,三七參,雞內金,炒檳榔,焦三仙。
其中以白術用量最大,為君,健脾、益氣、扶正,余藥理氣、消食化滯、活血祛瘀,合用消積為臣。
寫好了藥方,方別便遞給了老頭,接著囑咐道:
“去藥房拿藥碾磨成粉,早晚各服五克,另外小兒疳積是慢性病癥,需要堅持服藥。”
老頭接過藥方,道謝之后,便和老太一塊領著那小孩拿藥去了。
在走到門口的時候,那小孩還回頭瞪了一眼方別,像是還記著方別剛才要給他針灸的事。
方別搖了搖頭,沒有給這小孩下針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小兒疳積一般情況下施針最快,以放血療法使用三棱針刺四縫穴,擠出黃白色的粘液,再搭配上中脘穴,足三里,以健脾行氣,只需一次就能消去大半。
但奈何這小孩自己不配合。
或許這就是俗語所說,各有各的緣法。
想到這里,方別不禁啞然失笑。
一下午的時間過去,方別又接診了幾個患者。
這些人都是經介紹之后,才來到附屬醫院找方別看病的。
想來是這些天方別展現出來的醫術,讓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口碑。
只是這些患者的病癥都比較簡單,方別攏共也沒花上多長的時間診斷開藥。
接著便是到了下班的時間。
方別也沒耽擱,騎著車,便回了四合院。
一進院子,還是熟悉的配方,住在前院的閆埠貴就瞅見了方別。
接著便上來搭話。
“喲,方醫生才回來啊,剛才院里可熱鬧,街道辦都給你送家具來了,那一套桌椅我看了,都是嶄新的。”
說著,閆埠貴忍不住又向前湊了湊,接著問道:
“難不成你這回又是做了什么好人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