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一間有著幾十個平方的大辦公室,辦公室擺著十多張辦公桌,每一張辦公桌前都擠了兩三個醫生。
這么多醫生聚在一起,并沒有閑聊,而是在進行著藥典編撰前的驗方工作。
這些年通過獻方行動,收集了好幾萬張各式各樣的藥方,這些醫生就是負責初步核驗藥方的合理性,通過這第一次驗證的藥方,將會被進一步審核,進入臨床階段。
元雅這會兒跟兩名上了年紀的女性老中醫正圍在一張辦公桌前,她剛剛在一個藥理完全相沖的方子上畫上一x,就聽見一道鈴聲響起。
這是休息的鈴聲,許多醫生也都放下了手中的藥方,站起身舒展了一下有發酸的脖子。
元雅則是拿起杯子,給自己倒了一杯熱水,這時候,接著拿起了一份報紙。
這報紙是部里每天早上發放的,只是因為工作太忙,都沒來得及看上一眼,現在終于得空,不只是元雅,其他醫生也都翻看了起來。
元雅正看著的時候,就聽見邊上有人大聲說道:“嘿,大家伙快看燕京日報,咱們中醫出大新聞了!”
有些醫生手里拿著的就是燕京日報,當即就翻看了起來。
而有些醫生手中拿著的報紙卻是其他報紙,當即就有醫生好奇的問道:
“什么大新聞,李醫生,你倒是給我們講講。”
李醫生清了清嗓子,便接著說道:“燕京日報今天用了很大的篇幅刊登了一個文章,標題是中醫不是偽科學,年輕中醫義診有奇效!”
“你們猜猜,發表這篇文章的人是誰?”
李醫生賣了個關子,但現場有人拿著的就是燕京日報,當即就有醫生解答道:“不就是那個什么余教授嘛,這有什么好賣關子的。”
話音剛落,又有醫生接過了話茬,“這個余教授不是認為咱們中醫是偽科學,在報紙上都發表過幾次文章抨擊咱們中醫了,怎么會忽然就轉變了觀點?”
已經有醫生接著往下看了下去,又有人接著說了下去:“好像是因為一個叫做方別的年輕醫生,你們看他治病的手法很奇特啊,把指甲放進香煙中點燃,猛吸一口,當場就止住了呃逆。”
有了解這一點的醫生接過了話茬,“我記得在《素問·本病論》中有過一個觀點,欲降先升,升已而降,這位方醫生應該就是用的這個思路。”
“啊,林醫生你說的對,報紙上寫的那位方醫生也是這么解釋的,我看報紙上還說了,方醫生也才二十出頭,就能對古籍中的論點,引申出實際的治療方案,真是了不得啊。”又有醫生說道。
原本安靜的辦公室里,因為方別登上報紙,瞬間變得嘈雜了起來,許多人都在表達著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但都無一例外的對方別表達了贊賞。
現在中醫本就被西醫狠狠壓了一頭,再加上還有許多有名的知識分子都不相信中醫,甚至還公開懷疑中醫的存在是否合理與科學。
所以與中醫相關的事情,能上一次報紙,著實不容易,這次方別義診讓那名余教授改變了觀點,也是讓一眾中醫師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元雅在聽到方別的名字之后,整個人就愣住了,雙目雖然還盯著報紙,但已經失去了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