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醫生的反應并沒有影響到方別。
對于方別來說,他們的看法并不重要,在面對病人時,作為一個醫生,該想的是如何把病人的病給治好。
只是現在患者依舊十分激動,影響到了脈搏,這很不利于診斷病情。
就這樣等下去,還不知道患者什么時候才能平靜下來,方別只能試著安慰一句。
“別緊張,我們是在給你看病,不會傷害你的。”
方別輕言細語的說了一句,他其實也沒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他所面對的是一名精神病患者。
能聽懂正常人講話就怪了。
只是讓方別沒想到的是,他就這么說了一句,那名患者就好像真的聽懂了一般,情緒沒有那么狂躁了,就連掙扎的幅度都漸漸小了許多。
直到最后她就那么安靜的躺在地上。
方別又等了一陣,等她的呼吸也變得平靜之后,才把手搭在了她的寸關尺上。
在切脈的同時,方別也觀察了一下患者的舌苔,只見舌頭暗紅,舌苔呈現出黃色,厚膩的狀態。
在中醫里舌暗紅往往代表著身體里有淤血積滯,而苔黃厚膩,則一般表示著濕熱,痰熱,腸胃積滯化熱情況。
再結合患者脈弦滑的脈象,方別確定下來,這名患者的癲狂是因為痰熱積滯,清竅被擾,身體里存在著血瘀。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飲食不節制,長期油膩,高糖,辛辣等食物,造成脾胃受損,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從而聚濕生痰,郁而化熱,在體內形成痰熱之邪。
痰熱形成之后,與食積相互博結,阻滯中焦,進而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血瘀。
第二種原因則是外感六淫,具體的來說就是患者曾經外感風熱或者暑熱,但又未及時清除,久積不消入里化熱,煉液為痰,假如這時候飲食也沒有節制,又會導致積滯內生,痰熱積滯相合,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致血瘀,上犯清竅。
至于第三種,則是長期情志不舒,又或者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肝郁氣滯,氣郁化火,煉液為痰,從而滋生痰熱。
氣為血之帥,氣滯會導致血瘀,同時痰熱與積滯互結,上擾清竅,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癥。
這名女患者之前失蹤了小半年,回來之后,就變成了這樣。
其中大概率就是因為收到了強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才會導致現在的情況。
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方別無從考究,這也是警察應該做的事。
方別能提供的幫助只能是給她開藥,等到她病情逐步恢復之后,她身上發生了什么事,那自然也就解開了。
現在既然辯證清楚了,那治療的思路自然也就是對應的泄熱豁痰,行氣活血。
有了思路,下一步自然就是開藥,方別回到問診桌,提筆便寫了起來。
礞石,生大黃,青皮各8克。
桃仁,沉香,木香,黃芩各10克。
郁金,麥冬,五味子,甘草,香附,百合各15克。
半夏,膽南星,,生地黃,石菖蒲各20克。
柴胡9克,代赭石30克。
整副方劑以礞石滾痰丸為主,去沉積老痰,大黃清除濕熱,黃芩苦寒直折,泄上炎之火,沉香沉降下行,引導諸多藥材。
撕下藥方,方別便遞給了患者的父親。
“先去藥房抓三副藥,每日一副,喝完之后再來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