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據方別四診合一,患者明顯不是患有奔豚氣。
在《金匱要略》中記載,奔豚氣,自覺從少腹上沖胸咽,如小豬奔突,發作欲死,復還止。
而患者是兩脅腰背橫向游走,無固定方向。
奔豚氣病分寒熱,寒型苔白滑,以苓桂劑,熱型舌紅以奔豚湯主之。
患者則是舌紅苔薄白,脈沉弦小滑。
到了現在,方別也診斷出了患者所患郁癥,證屬肝郁氣滯,胃失和降。
一開始患者情志不舒導致肝郁氣滯,進而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犯肺,肺氣壅滯。
治法上應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并加之肅肺法。
接著方別便提筆寫起了藥方。
桃仁9克,杏仁9克。
竹半夏10克,旋覆花(包)10克,佛手10克。
素馨花12克,郁金12克,厚樸12克,當歸12克,炒白芍藥12克,炒紫蘇子12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八月札12克。
枇杷葉15克,積殼15克,橘葉15克,
生麥芽20克,生谷芽20克
栝樓18克,甘草8克,黃連6克。
方中橘葉、素馨花、郁金、八月札、佛手、炒白芍、當歸,疏肝解郁。
旋覆花、竹半夏、厚樸、枳殼、生麥芽、谷芽、焦三仙,和胃降逆。
瓜蔞、杏仁、枇杷葉、紫蘇子、黃連清,肅肺化痰。
桃仁活血防久郁入絡,當歸、白芍養血柔肝。
這是方別少有使用大方,一般而言,面對簡單證型6到8味便能見效,如風寒感冒初起使用桂枝湯就只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甘草幾味藥。
而慢性病條理則是10到15味藥左右。
至于老太太這種復雜證型,需肝、胃、肺三臟同調就會用到十幾二十幾味藥材。
把藥方遞給患者兒子,方別接著讓鄭敏給患者做了扎了次銀針。
取穴足臨泣、太沖、陽陵泉疏泄肝膽經氣。足三里和胃降逆。外關調三焦氣機。肝俞、膈俞解郁活血。
施針完畢,取下銀針,老太太緩了緩之后一下床便驚喜道:
“嘿,還真是神了,扎了幾針我就感覺舒服了許多,一直竄的那股氣沒了,走路腰也能挺直了。”
氣竄停止、腰直立行走行,這代表肝氣得疏,胃氣初降。
“這只是剛開始,后續每天都要按照這幾個穴位針刺,并且藥也得按時吃,不然病情反復,說不準比之前還要兇猛,那時候疼起來我也沒轍了!”
剛才見識到了老太太的嘴硬,也知道她性格多半有些古怪,治病的同時,也得治人。
方別干脆把問題說的更加嚴重一些。
免得這老太太回去之后就得意忘形,藥也不吃了,銀針也不扎了,反倒給自己兒女添麻煩。
:<a>https://953a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