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心中涌起波瀾,卻仍有幾分有疑惑。
他看著朱元璋,問道。
“老爺子,如果洪武皇帝真的對淳安和寧波的大量官吏動手,文人不會出來阻止嗎?”
朱元璋微微一笑。
“他們倒是想啊,可他們不敢!”
“為何?”
朱小寶疑惑不解。
朱元璋解釋道。
“因為皇帝能夠將文人之中領頭的那個控制住!”
朱小寶搔搔頭。
“這又是何意?”
朱元璋道。
“比如,當今大明文壇的領軍人物,來自山東曲阜的孔門后裔,衍圣公孔訥。”
“你對他有過了解嗎?”
朱小寶搖了搖頭。
“沒有。”
朱元璋微著解釋道。
“那咱來告訴你……”
“對了!聽說你今日與孔訥發生了爭執?”
啊?
朱小寶一臉驚訝。
“這可是剛剛才發生的事情啊,您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
老爺子的信息網,竟然強大到如此地步了嗎?
朱小寶頓時覺得有些不安。
朱元璋卻輕描淡寫地說道。
“咱還不是因為關心你,所以才特意囑托了許多人,來向咱報備你的狀況,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話鋒一轉,朱元璋繼續說道。
“孔訥這人,或者說孔家這一門,他們其實特別缺乏道德底線。”
“在宋朝,他們便已擔任了官職,宋朝滅亡后,他們又在元朝為官,且官職顯赫。”
“原因何在?”
朱元璋向朱小寶提問道。
“為何孔門能從春秋時代一直存續至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曾動他們分毫?”
朱小寶沉思片刻,卻依舊想不明白。
朱元璋又接著解釋道。
“因為歷代皇帝都需要依靠他們來控制天下文人的言論。”
“大孫,任何人在你面前,你首先應該思考的是,他們對你是否有用,所以,千萬不要輕易的帶著惡意去厭惡他們,這不是你這個層次的人,應有的態度。”
“格局一定要大!”
朱元璋的話,總是充滿了智慧,這也正是朱小寶樂意常伴其左右的原因之一。
朱小寶點了點頭,但并未打斷朱元璋。
朱元璋接著講述道。
“孔門弟子能夠規范天下文人,這便是他們的意義所在,也是朝廷供養他們的理由。”
“你方才是否想問,若皇帝誅殺了眾多官吏,文人是否會指責洪武皇帝嗜血,是否會認為國家好殺必亡,是否會在民間引發輿論,若輿論高漲,又是否會導致叛亂……”
朱小寶再次點頭。
“沒錯!這些正是我想問的!”
朱元璋笑道。
“很好,不過咱要告訴你的是,錦衣衛掌握著許多人的秘密,孔門衍圣公也不例外!”
“咱再告訴你一個秘密,你且記好了,這將對你大有裨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