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那小子,還真是個混蛋啊!
這顯然就是在跟孔夫子對著干啊!
孔訥深呼一口氣后,又說道。
“吾說吾等是為了造福天下文人,你們猜他是怎么答的?”
“他竟聲稱他是為了造福天下百姓!”
此話一出,眾人愕然。
那小子的口氣還真是不小啊!
還造福天下百姓?
他以為自己是誰啊?!
百姓用得著他來救?
他是皇帝還是皇室成員?
這天下是大明王朝的天下,和他又有何干系?
真是大言不慚!
侍讀劉友德,語氣堅定的大聲喝道。
“孔夫子!”
“吾等定要為天下文人討回公道才是!”
孔訥沉思片刻后,搖了搖頭。
“算了,小不忍則亂大謀。”
說到底,他還是怕死!
如果藍玉那家伙真的發狂,把他們全都打一頓,誰又能為他們主持公道呢?
黃子澄上次被毒打,孔訥就懷疑是那些囂張的武人所為!
他可不想和黃子澄一樣遭這番罪,畢竟自己年紀也不小了。
眾人聞言,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劉友德則拱了拱手。
“那這件事,就交給我吧!”
“好!”
孔訥點頭應下。
隨后,他似是想起了些什么,對眾人道。
“你們來看看這篇文章,這是關于《道德經》的新解釋。”
在場的都是大明顯赫的儒生,在文人界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們認真翻閱著孔訥遞給他們的書冊,以及《道德經》的注釋。
就像當年他們備考科舉時,翻閱《朱子集解》一樣地專注。
眾人閱讀著《道德經》上的譯文和注釋,那種新穎且合理的解釋,不正是更傾向于老子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嗎?
在場所有人驟然嚴肅起來,臉上也顯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莊重。
許久之后,劉友德望向孔訥,目光中閃爍著炙熱的光芒。
“孔夫子這次的集解,其顛覆程度堪比朱子對科舉八股文的貢獻!”
“這才是道德經的真義啊!”
“吾師見解之高遠,實乃讓人敬佩!”
眾人紛紛議論,對這篇集解贊不絕口。
孔訥擺了擺手。
“這并非出自老夫之手,是劉三吾……”
嘶!
劉夫子竟有如此深厚的學識?
眾人皆感震驚。
孔訥笑道。
“但這也并非出自劉三吾,而是劉三吾背后的高人。”
“那高人是誰?”
眾人的好奇心愈發強烈。
孔訥平靜道。
“是誰重要嗎?吾等身為大明文人,應持有最公正無私的心態,不管是誰解讀出的,都值得吾等推崇學習!”
眾人紛紛點頭,眼神中也流露著深深的敬意。
“孔夫子高風亮節!”
“您實乃大明最純正之文人!”
“如此胸懷,吾等理應效仿。”
“吾等慚愧!孔師所言甚是,出自誰手并不重要,還請孔師放心,吾等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在大明推廣!”
孔訥點了點頭。
眾人又討論了些文學雅事后,劉友德便先行告別了。
他還要去調查朱小寶的身份,所以也不便久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