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繼續追問: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該如何解釋?”
朱小寶繼續埋頭吃著,含糊其辭地答了句。
“不清楚。”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黃子澄又問。
朱小寶擦了擦嘴,直截了當地道:
“我不懂你在說啥。”
黃子澄卻笑了起來。
他轉頭看向劉三吾,笑著說道。
“劉夫子,老夫知道你有意培養年輕一代,但過猶不及的道理,你得明白。”
“實磨不響,空磨響;一瓶不滿,半瓶搖。”
劉三吾聽后,臉色驟變。
黃子澄所說的這句,是《司馬相如》中的一句俗語。
讀過幾本書,就咬文嚼字,因此人們稱他為半瓶醋。
這是在暗指朱小寶知識淺薄,往嚴重的說,他這就是在侮辱貶低朱小寶。
坐在一起的黃林和孔訥,低聲交談道。
“孔夫子,你不覺得這朱小寶腦子有點問題嗎?他是真不懂黃子澄在說些什么嗎?竟然還有心情吃飯?”
“別亂說!”
孔訥鎮定自若。
“要信任朱公子,他不會這么笨的,老夫認為他是個非凡之人!”
這聲音,有些顫抖。
以前,他也天真地以為朱小寶是個笨蛋,因此也沒怎么重視朱小寶。
但很快,他便被朱小寶給按在地上摩擦了!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但他是無法認同朱小寶是個愚笨之人的!
若是連笨蛋都能輕易的擊敗自己,那就不單單是面子的問題了!
他可以容忍被一個智者擊敗,也能接受朱小寶才智出眾。
這樣,自己敗給朱小寶也合情合理。
但他絕對不能接受朱小寶真的是個笨蛋!
黃子澄注視著朱小寶,突然大笑著對劉三吾說道。
“老夫早就說過,道德經這樣的深奧學問,怎會是一介商人能理解的。”
“這真是天大的笑話!”
“這頓飯,老夫羞于吃!告辭!”
黃子澄說完,便起身拂袖而去。
劉三吾急忙起身要去攔,卻被朱小寶給拉住了。
“別跟他計較。”
聞言,劉三吾焦急地說道。
“但是朱公子……”
朱小寶搖頭。
“多大點兒事?”
朱小寶有這般寬廣的包容心。
或者說,在他眼中,黃子澄與小丑無異,根本無需辯解。
但劉三吾不同。
文人的聲譽至關重要,他不愿朱小寶的名聲因此受損。
兩人的境界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
朱小寶擦了擦嘴,向大家點頭致意。
“我差不多吃飽了,你們慢慢享用。”
說完,朱小寶起身離開。
眾人目瞪口呆,滿臉愕然。
原來……
你是來蹭飯的?
“朱郎君。”
劉三吾緊隨其后。
黃子澄剛出門,便被一群學生圍堵在了畫舫的前端。
“黃大人!黃大人!”
“今宵我們打算吟詩作賦,來贊美這輝煌的時代,還請黃夫子指教一二!”
顯然,這是要黃子澄創作詩詞呢!
這么短的時間,黃子澄怎么可能想得出來?
恰巧他看到朱小寶也走了出來,于是大笑道。
“老夫告訴你們,道德經的新解正是出自這位之手,你們可以向這位大學者請教一番!”
黃子澄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