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識到自己太不成熟了。
陛下多次提醒過他,他卻從未深入思考過陛下的用意,總是憑直覺判斷是非。
直到今天,朱小寶給了他深刻的教訓,他才有所醒悟!
嘆了一口氣,解縉又抬頭望向窗外飄落的雪花。
庭院中寂靜無聲,先前錦衣衛告訴他,說皇帝將在稍后召見他。
此刻,陛下想必正忙于審閱奏章吧?
想到年邁的皇帝依然勤勉盡責,處理著繁重的國事,而自己卻無知地給皇帝帶來煩惱,解縉感到一陣羞愧。
正如朱小寶所言,他是皇帝親自提拔的,盡管資歷尚淺,但皇帝依然果斷地將他升至翰林院庶吉士。
自己不僅未懷感激之心,反而對圣上進行批判,這不免會讓皇帝感到心寒啊!
這不正如朱小寶所言,是不忠不孝的典型嗎?
科舉時,他曾遠遠看過陛下那蒼老的背影。
那時,解縉就立誓要竭盡全力,為大明和陛下盡忠。
然而,在皇帝重用自己時,自己又是如何回報的呢?
他思緒,很快又飄向了朱小寶。
劉三吾曾告訴他,朱小寶的身份不一般,但當他詢問翰林院的老夫子們時。
他們卻只是冷漠地回答說,朱小寶是個商人。
不過,提及朱小寶時,翰林院的這些老夫子們卻顯得異常激動。
解縉在翰林院的資歷尚淺,且自視甚高,平日里也不屑這些無所作為,整天無所事事的老夫子們。
因此,這些老夫子對他也并不友好。
但提及朱小寶時,這些老夫子眼中卻流露出復雜的神色。
似是有敬意,有恐懼,甚至還有欽佩。
這倒讓解縉對朱小寶產生了幾分興趣。
朱小寶似乎聲望頗高,不僅劉三吾對他推崇備至,連翰林院的老夫子們也對他諱莫如深。
于是,解縉再次找到了劉三吾,可劉三吾并未明說,只是含糊其辭地提到朱小寶曾編纂過道德經。
解縉當時感到分外驚訝。
如此重要的事情,劉三吾為何卻說得輕描淡寫?
自己又為何對此事一無所知?
從這些人的表情和態度來看,解縉判斷,朱小寶的身份,可能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復雜得多。
這也使得解縉對朱小寶愈發好奇了。
朱小寶不僅了解宮中的眾多秘密,還能讓這么多人臣服,除了皇帝之外,還有誰能有這樣的能力?
正當解縉陷入沉思時,門外響起了踏雪聲。
解縉向外看去,一個大太監,正朝他走來。
解縉立刻站了起來。
“解大人,您久候了,圣上請您進諫!”
解縉已經做好了準備,聽到這話立刻答道。
“是!”
他跟隨太監一同前往奉天殿。
這是他難得的一次進入皇宮的機會。
宮城內莊嚴肅穆,而這寒冷的冬夜,又為這深宮增添了幾分肅穆。
解縉不清楚圣上召見他的目的,圣上既已決定將他調往江西,又為何還要特意召見呢?
難道是不給他降職了?
解縉心中突然涌起一絲喜悅。
不久,他便低著頭進了奉天殿。
解縉不敢抬頭直視皇帝,這是極大的不敬。
作為翰林院的庶吉士,解縉對這些基本的禮儀非常重視。
“微臣拜見圣上,吾皇萬歲。”
解縉低著頭,望著不遠處燈光下顯現的那道筆直身影。
“解縉,朕罰你去江西道擔任監察御史,你可有異議?”
朱元璋沒有讓他起身,隨意地發問道。
解縉嘆了口氣,看來圣上并未改變主意,是自己想多了。
但在朱小寶的影響下,解縉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朱元璋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臣自當接受懲罰!”
朱元璋應了一聲,接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