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寶也不打算糾正他了,繼續說道。
“你需要深入思考皇帝派遣你的真正意圖。”
“在這個過程中,你首先應該做的不是去監督政務,而是要學會如何做官。”
“在學習做官的同時,也要學會處事圓滑和為人處世,不要總是急于表達。”
“千言萬語不如一默。”
朱小寶微微一笑。
“哈哈,我只是隨口一提,我相信解大人肯定理解得比我深刻,獻丑了。”
朱小寶話音剛落。
解縉突然怔住,低聲自語。
“還真是爺孫倆,竟連說話都如出一轍。”
朱小寶沒聽清楚,追問道。
“什么?”
解縉擺了擺手。
“沒什么,我定會牢記你的話,不辜負你的期望!”
朱小寶剛才的話,不就是洪武皇帝的翻版么?
皇帝在自己臨走前,也曾經交代過類似的話!
老爺子的話語直接而高傲。
與之相比,朱小寶的言辭則更為藝術。
表達的意思相同,卻讓人覺得更加舒服。
這對祖孫,還真是性格鮮明,各自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啊!
解縉仰望天空,淡淡道。
“我該啟程了。”
朱小寶頷首。
“一路順風。”
他向解縉揮手告別,轉身離開。
解縉凝視著朱小寶漸行漸遠的身影,猶豫片刻后,再次鞠躬。
朱元璋一早就來了朱小寶的府邸。
馬三寶告知朱小寶去送別解縉了,朱元璋點頭,便背著手走向書房。
“這小子,還真是邋遢!”
朱元璋朝桌子走去,打算整理一下桌上的紙張。
“這雜亂無章的樣子,真像咱年輕時!”
“當年都是你奶奶幫咱整理這些,現在卻輪到你爺爺來幫你做這活了……”
朱元璋邊說邊面帶微笑的動手整理起來。
剛整理好,他就被紙上的內容給吸引住了。
朱元璋匆匆一瞥。
“改大明驛站策?”
朱元璋興趣盎然,干脆坐在太師椅上,好奇地翻閱起這些紙張來。
“大明現有五百多個驛站,用于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
“小驛站有數十人,大驛站有數百人,還有馬匹、軍械、牲畜和伙夫。”
呵!
朱元璋露出一絲冷笑,這小子對這些調查得還挺精確的。
“國朝初期,朝廷規定非軍國大事不得使用驛站,驛站僅供官府所用,但各地情況各異,驛站也各有不同。”
“北方邊疆地區,戰事頻發,驛站自然不能對百姓開放,然而南方各地太平盛世,朝廷花費大量錢糧維持驛站,豈不是浪費?”
朱元璋頷首,這番話確實有道理。
他深知北疆驛站的重要性。
然而,與北疆相比,南方的驛站似乎有些多余,消耗了不必要的開支。
“江南地區富裕,商貿往來頻繁,除了運河之外,若能將驛站用于商業,比如傳遞信件給百姓,為旅行者提供住宿,為貨物提供倉儲,其收益至少可達三十萬兩白銀!”
朱元璋讀到此處,突然睜大眼睛,猛地吸了一口涼氣!
就連他拿著紙張的手,都開始顫抖了起來。
他還從未如此失態過,但事關朝廷的財政開源,他又怎能不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