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沉吟片刻后說道。
“但你是否考慮過,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提升商人的士氣?”
朱小寶搖頭否認。
“一封家書的重要性,你應該是清楚的。”
“通常你讓人帶信去遠方,難道不給些報酬嗎?這些事情,在民間不是常有的嗎?這算是做生意嗎?”
“即便朝廷這樣做,百姓還是會感激朝廷,因為這是我們大明的民風,是人情世故的延續,是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你認為呢?”
朱小寶說完,詹徽和傅友文都露出了笑容。
連朱元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民間的風俗就是如此,別人幫忙了,總不能讓人家兩手空空。
這不是貪污,也不是勒索,正是朱元璋所鐘愛的百姓民風。
茹瑺輕輕點頭。
“有道理。”
看到三位大臣已無異議,朱元璋這才開口詢問。
“好了,孩子,你具體說說如何操作吧。”
朱小寶道。
“這其實很簡單。”
“以應天府為例,假設每月的第一天為百姓郵寄信件和物品的日子。”
“我們可以將區域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由驛站負責東南西北方向的信件傳遞。”
“比如在蘇州府朝南方向設有驛站,再將該驛站細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繼續向外傳遞……”
“通過點點相連,全國的驛站網絡很快就能建立起來。”
“此外,每個驛站將有幾名驛卒互相監督,防止有人貪污或弄虛作假。”
“信件到達目的地后,由當地居民前來認領,收件人或發件人根據情況支付費用……”
“這樣一來,整個系統就構建完成了。”
“至于費用問題,是由課稅司還是驛站收取,傅大人可以自行決定。”
在場的都是朝廷的精英,個個智慧超群。
朱小寶的講解也相當淺顯易懂。
聽后,眾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傅友文接著問道。
“朱郎君的建議確實可行,但我還有個疑問,那要如何收費呢?”
這個問題一出,眾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在了朱小寶身上。
畢竟最關鍵的,還是錢的問題!
現在朝廷資金緊張,這是眾所周知的!
朱小寶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關于住宿費用,應該全國統一,憑票入住。”
“諸位稍等。”
朱小寶走進書房,迅速取來紙筆。
“老爺子,請您寫個‘住’字!”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后笑著寫下了“住”字。
朱小寶又道。
“往后若想入住驛站,必須持有這種住宿票,至于票價,我尚且無法確定,但這并非關鍵所在。”
大家也明白,最為關鍵的,還是在于郵寄服務。
朱小寶示意朱元璋繼續書寫了個“郵”字。
朱小寶手持寫有“郵”字的紙張,向在場眾人解釋道。
“郵票,我們可以根據路程遠近,劃分為長途和短途兩種。”
“定價不宜過高,下限為三五文,但不超過十文。”
傅友文眉頭緊鎖。
“這么少嗎?”
朱元璋看著傅友文,心中頗為滿意。
你傅友文都覺得便宜,百姓又怎會嫌貴?
這正是對百姓的恩惠,真是好極了!
朱小寶笑了笑。
“傅大人只關注信件的低廉價格,但您可知應天府的基數之大?”
“不提其他,春闈、秋闈期間,每日寄信量可達十萬,那么每日收入多少?”
“至少也有數千兩白銀!”
“那么一個月就是三萬兩!”
“大明幅員遼闊,眾多州府,一個月的收入會是多少?”
“至少三五十萬兩,這還是保守估計。”
這一系列的追問,讓在場眾人震驚地倒吸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