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其他幾位大臣親手制作的郵票數量有限,但其他種類的郵票則可隨意購買。
在這個時代,家家戶戶都需要寫信,郵票也算是日常必需品。
再者,即便家中無人在外,看到別人都在購買,自己又怎能不跟跟風?
反正價格又不貴,幾個銅板而已,人人都能負擔得起。
朱元璋觀察了一陣后,又指向另一處,對朱小寶道。
“大孫,你再看看那邊。”
朱小寶順著朱元璋手指的方向望去。
朱元璋繼續道。
“齊泰、孔訥以及幾位書法大師正在那里面呢!”
“他們可都是文人圈中名聲顯赫之輩。”
“不過,不少讀書人現在都在這兒購買郵票。”
“你看,在惠民國策面前,這些讀書人可還愿意去參加那邊的書法聚會?”
兩相對照之下,一邊門庭冷落,一邊熱鬧非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朱小寶放聲大笑。
“我猜那群夫子們,現在定是臉色鐵青!”
“他們若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恐怕會對老爺子您懷恨在心啊!”
“您難道就不怕被這些文人給盯上?”
“他們的言辭,可犀利的很!”
朱元璋輕蔑一笑。
“哼,他們?咱根本沒放在眼里!”
“你去問問他們,敢不敢對咱評頭論足?”
“咱這是在為這個國家做實際有益的事,他們又是在做些什么?”
“若咱是他們,現在應該感到羞恥!”
朱小寶摸了摸腦袋,有些不解。
“老爺子,既然您瞧不起這些儒生,他們對國家也沒多大貢獻,朝廷為何還要供養他們?”
朱元璋凝視著朱小寶,突然沉聲道。
“孩子,你得記住了!”
朱小寶見狀,立馬認真了起來。
朱元璋接著說道。
“咱皇帝之所以重視他們,是因為他們有助于穩固皇權。”
朱小寶點了點頭。
朱元璋繼續道。
“孔子最初的理念中,本保留著君民平等的觀念,只是現在你看不到了。”
“為何歷代君王明知供養這些大儒是浪費,卻仍要這么做?”
“因為他們的思想能夠影響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作為統治者,咱需要他們讓百姓們理解君臣父子的綱常。”
“比如三綱中的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等,這些都對穩定朝政至關重要的。”
“再比如孟子說過,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仇敵。”
“現在國家剛剛安定,要控制百姓,就要控制他們忠君愛國的思想。”
“那要如何控制他們的思想呢?”
“這便要靠那些閑散的大儒了,只要有他們在,皇權就能穩固,也正因如此,歷代君王才不愿動他們。”
“這也是為何孔門能讓每個朝代的皇帝,都以禮相待的原由。”
朱元璋凝視著朱小寶,繼續嚴肅地道。
“孩子,咱告訴你,當你達到一定的高位時,應該去洞察問題的本質,而非片面的判斷。”
“許多人,比如藍玉這樣的武將,他們和你一樣,也都認為這些儒生對國家無益。”
“若你只是個將軍,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若你達到了執政的高度,就不應持有這種觀點來看待問題。”
“應該站在這個天下最有權勢之人的視角,去審視事務的本質,如此,你便會思考得更加深遠,更加全面!”
“許多困擾你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許多你想通透的事物,也都會豁然開朗!”
“咱可以拍著胸脯跟你說,但凡是由人統治的社會,儒家的理念就永遠不會消逝!”
“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你就會明白,這個群體對于君主來說,是多么的至關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