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咱為何羨慕你能成為道家掌教嗎?”
朱元璋突然問道。
朱小寶搖了搖頭。
“為何?”
朱元璋解釋道。
“自從咱皇帝起義以來,有一股勢力,至今未被消滅。”
“它起初被稱為彌勒教,現在已經演變成了白蓮社。”
“他們一直在動搖大明的根基,但有了道家的參與,便可以用道家的力量來對抗他們。”
“平日里,道家的人總是隱居不出,想要他們出山,實屬不易。”
“將來咱若遇到什么麻煩事兒,可能還得求助于你呢!”
朱小寶急忙道。
“老爺子,您不是說過嗎?既是自家孫子,哪有什么求不求的?您這也太見外了。”
朱元璋開心地大笑起來。
“是是是!咱大孫所言極是!”
朱小寶似乎想起了什么,詢問道。
“驛站既已經開始運作,那收成如何?”
充盈國庫的事,朱元璋一直關注著。
自驛站建設運營以來,已有一月,但具體能產生多少利潤,他還尚不清楚。
他看著朱小寶,笑道。
“咱想著,怎么著也得有個十幾萬兩銀子吧!”
“畢竟咱大明幅員遼闊,對驛站的需求可不小呢!”
朱元璋說著,眼中也閃爍起了期待的光芒。
他治理國家最大的難題就是銀子。
特別是在這一年里,水災和雪災頻發,朝廷對外支付了大量的白銀。
而由于災害的影響,許多地區明年的稅收都得以免除。
若戶部再不增加一些收入,明年的財政壓力將會變得越發難以承受。
“結果一出來,咱定會立刻通知你!”
“好。”
朱小寶點頭,然后對朱元璋道。
“時候不早了,您明天還要回宮,早點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就陪您下山。”
“好。”
朱元璋點了點頭。
明天是朔望朝參的大朝會,朱元璋是需要趕個大早的。
只是這突如其來的喜訊,讓他格外興奮。
既然是喜訊,那定是值得慶祝的,畢竟朝會也沒他大孫重要。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
大明午門外,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站立。
天氣寒冷,簡直冷得讓人難以忍受。
然而,皇帝卻遲遲未宣布開朝,他們也只能在寒風中顫抖著等待。
傅友文今日表情時而燦爛,時而憂慮,臉上表情變化莫測,顯得異常詭異。
“傅大人,您究竟遇是到了什么問題?”
詹徽斜視著傅友文。
傅友文無奈地嘆息道。
“哎!喜憂參半啊!”
詹徽面露輕蔑,感到無趣。
時間流逝,不知多久后,才有小太監出來宣布朝會開始。
眾官員這才依次穿過午門,前往奉天殿。
鐺鐺鐺!
三聲銅鑼,響徹了整個大明宮。
奉天殿內,朱元璋身著龍袍,頭戴九龍冠,威嚴地坐在龍椅上。
今日是冬月初一。
朝會開始,太監唱完禮后,戶部侍郎傅友文手持芴板走出了隊列。
“啟奏陛下!”
朱元璋冷靜地注視著他,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