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有什么需要考慮的嗎?”
“通過茶馬貿易獲取異族的健壯馬匹,遼東指揮使的建議很有前瞻性啊!”
朱小寶卻搖了搖頭。
“雖然茶馬互市看似能為我大明帶來眾多戰馬,但這實際上也為女真人打開了覬覦我們廣闊財富和土地的大門!”
“恐怕時間一長,他們就會產生異心,最終必定會引發叛亂。”
明朝晚期的災難,根本原因就是茶馬互市所引發的。
大明眼睜睜看著女真勢力日益壯大,而邊疆卻門戶大開。
這最終導致了大明的滅亡,野豬皮統治了漢人。
然而朱元璋似乎并不在意。
“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若這個小國膽敢無禮,將其滅了便可,何懼之有?”
“這份奏疏先留著吧,待朝會時再行討論!”
朱小寶點了點頭。
“好。”
這正是朱小寶與老爺子在執政理念上的分歧。
朱小寶并未在那份奏疏上過多爭辯。
老爺子是從當前政體的角度來看待茶馬貿易的。
但朱小寶卻清楚,茶馬貿易最終會給大明帶來災難。
如果朱小寶不是事先了解歷史,他又怎能預見到那個不起眼的女真部落,最終會顛覆大明呢?
朱小寶品了一口茶,繼續開始處理下一份奏疏。
這是兵部給事中左明提交的一份奏疏。
‘破虜大將軍藍玉俘獲的北元三萬多敵兵,每日消耗糧食眾多,臣請求釋放這些俘虜,以展現大明之厚德。’
朱元璋冷笑道。
“這個給事中,還真是書生之見!”
朱小寶深表贊同。
“放虎歸山,后患無窮,但他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
“三萬多俘虜,每日的飲食消耗實在太多,長期關押也不是長久之計。”
朱小寶抬頭看向朱元璋,問道。
“老爺子,以往朝廷是如何處置這些捕獲的戰犯的?”
朱元璋答道。
“重新安排戶籍,登記黃冊,然后發配至邊疆各地,讓他們開墾土地,接受教化,最終成為大明的子民。”
朱小寶嘴角微動。
“這么寬厚?”
朱元璋無奈地道。
“正如你所說,這些人是絕不能放回的,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
“但也不能殺掉,那樣會顯得大明殘暴。”
朱元璋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因此,朝廷才決定讓這些戰犯漢化,在邊疆參與建設,開墾土地,成家立業。”
朱小寶嘆息道。
“他們還真是撿了便宜!”
朱元璋道。
“你是認為朝廷的做法過于仁慈了?”
“可咱大明是泱泱大國,必須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今天歸化一部分人,明天再歸化一部分人,也能逐步增強國力。”
朱小寶點頭道。
“這確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朱元璋愣了一下,接著問道。
“難道你還有更好的方法來安置這些人?”
朱小寶肯定道。
“有,但朝廷可能不會批準。”
“你詳細說說。”
朱元璋隨意地詢問道。
朱小寶沉思片刻,開口道。
“可以從北平城至固原、大風、甘肅等地,構筑一道堅固的長城防線,以抵御北方外敵的侵襲。”
“可以從這些戰俘中挑選一部分,利用他們的勞動力去修建城墻。”</p>